何麒峰 戴雨菡 蒋旻豫
摘 要:随着气象观测技术和观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县级气象观测的结果逐渐成为农业工作者进行农事活动的重要参考。近年来我国的县级气象观测建设逐渐完善,取得了较好的观测效果,但是在管理方式、观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县级公共服务水平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县级综合观测业务;总结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县级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是县级地区居民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主要途径,不仅对农业、交通、环境等领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能够为气象监测科学的理论完善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在我国县级综合气象改革工作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观测业务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而对观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能够提升整体观测水平,对广西地区树立自己的综合观测优势、缩小地区之间的观测差距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1 目前县级气象观测工作存在的主要缺陷
1.1 没有建立起网络化的管理系统
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但是目前的县级综合气象观测缺乏对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意识,没有做好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使系统的信息处理效率达不到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给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利用传统的人工管理设备的方式还存在着故障监察不及时、不到位、不全面等缺陷,定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观测设备的使用时间,但是忽视设备的保养检测工作也会对观测工作的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1.2 观测人员的综合职业水平薄弱
对我国县级综合观测的从业人员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具有综合专业知识的气象观测人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专业的观测队伍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县级观测机构要真正实现管理制度的合理化、设备优化、气象观测结果科学化等方面的提升,就不能忽视专业观测人员的参与。但是目前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中虽然存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但是其思想观念与县级综合观测水平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仍然沿用以往的观测方法,不利于县级综合观测业务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气象观测人员还存在着诸如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较弱、人员调动频率较高、人员专业素质培养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的改进和管理制度的优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 强化县级综合观测业务能力的应用策略
2.1 树立对观测业务工作重视意识
县级气象观测机构在完善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起对气象观测的重视意识,将气象观测对各个行业的意义、观测对员工自身发展的作用等内容作为重点的思想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宣传等方式传达给每一个县级气象观测工作人员,在气象观测机构的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投入少而收益高的目的。
2.2 建立健全人员和设备管理制度
要根据各个机构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不断调整,使制度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用;还要综合考虑人员配备问题,根据气象观测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不同的岗位特点来合理安排管理人员,达到对人力资源合理划分和有效监控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设计出一套与之对应的奖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也给其他的工作者树立良好的标杆,对于出现工作失误的人员,也要根据奖惩制度和失误的严重性进行一定的教育和惩处工作,在观测机构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员工的行为[1]。
在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设备型号、使用寿命、保养时间等特征来设计出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给设备管理人员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参考。
2.3 提高技术革新的投入比重
在气象观测技术逐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气象设备的结构、耗电程度等性能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因此县级综合观测机构也要做好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工作,提高技术革新的投入比重,借鉴和采纳国外优秀的观测设备和观测技术,并结合县级气象观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利用。此外还要注意引入设备的养护工作,做到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避免观测设备瘫痪带来的大量财力损失,更大程度地发挥出先进设备的功能[2]。
2.4 重視人才培养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职工知识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其学习气象观测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召开不定期学习会议、户外学习培训活动、专家讲座等具体的方式来展开培训,尽量使职工学习的理论知识涉及到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让职工在获得自我价值提高的同时也能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3]。
2.5 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是当前提升信息处理效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可以使观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象数据得到更好的保存、分析和处理,在避免数据丢失的同时使日后的查找更为便捷,通过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气象变化的状况。目前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我国的许多基层观测机构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仍然存在着缺失。因此,在县级综合观测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扶持的力度,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覆盖到整个气象观测行业之中,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使数据整合和管理工作更为快捷高效和一体化,与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相一致[4]。
2.6 工作预警方案的完善
工作预警方案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提升县级综合观测机构的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参考工作预警方案使处理工作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在此基础之上还要特别注意观测设备预警方案的完善,观测设备是县级综合观测机构进行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最大的成本开支构成部分,一旦设备发生损坏,将会给县级观测机构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做好观测设备的工作预警方案能够为相关维护人员的紧急故障修复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降低成本损耗。
3 结束语
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是我国重要的基层服务工作,对人民生活问题的解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涉及诸多方面的提升工作。因此在提升县级气象观测能力的过程中要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发展经验,不断积累建设经验,从制度革新、人才培养、设备维护等多个角度综合提高观测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气象行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仕明,杨如勇.做好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5):51.
[2] 杨翔鹭.做好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6):95-96.
[3] 王秀丽,高学芹.做好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6(1):165-166.
[4] 成少丽,旷煜菲.加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2016(26):268-269.
作者简介:
何麒峰(1989-),男,广西田东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