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崇娣 陈白林
[提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全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教育主体产生了“边缘感”意识,望谟县民族教育的现状亦是如此。基于分析,通过多举措并举方式逐渐消除民族教育“边缘感”,运用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边缘感;教育扶贫
[作者简介]钟崇娣(1995—),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陈白林(1986—),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学、民族教育发展与理论研究。(贵州兴义 562400)
一、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概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长久之计,教育扶贫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教育扶贫重在扶志、扶智,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理论成果和实施路径,亦是少数民族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方式之一。
(一)教育扶贫的概述
教育扶贫是国家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投入和帮扶,使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从而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
(二)望谟县少数民族教育现状概况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州东部,居住有布依族、苗族、瑶族等1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望谟县是贵州省贫困县之一,笔者通过走访望谟县民族幼儿园、望谟县民族中学等部门,了解教学开展和教育扶贫的情况。
望谟县民族幼儿园现有师生500余名,其中布依族占80%,幼儿园充分挖掘资源,创设精品课程,设计民族游戏融入到课堂中,陶冶孩子情操。课外组织孩子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如包糍粑、制作干板菜、煮红鸡蛋、包三角粑、刺绣等,让孩子从小了解民俗、体验民俗。望谟县在学前教育阶段还把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纳入建档立卡户,帮助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并致力于开办普惠性幼儿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确保一村一幼,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望谟县实验小学学生共有1600余人,布依族学生占总人数60%以上。学校通过邀请民间老艺人给学生授课,如布依族歌舞、手工刺绣、特色美食等,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让民族文化扎根于校园,开花结果。以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力。学校秉承“扶贫攻坚、教育先行”的工作思路,采用“家校合作”方式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努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助力脱贫攻坚。
望谟县民族中学将众多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全州的典范,学校课间多以丢糠包、耍麒麟等民族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时间点传承民族文化。举办民族故事讲演、舞台展演、板报设计等活动。课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调研活动,使民族文化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发掘转变;其次,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次心理辅导课,每学期一次心理主题讲座,培养学生优良言行及高尚品格;第三,学校一直秉持“多一个贫困生上大学、就会多改变一个家庭乃至村庄”面貌的理念,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
二、望谟县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分析
(一)“边缘感”之产生
边缘人群较易产生“边缘感”,他们长期居住偏远地区,从事简单的工作,缺乏自信心,形成自卑感。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们,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缺乏获得感、幸福感,陷入自我受限的藩篱,“边缘感”油然而生。
(二)“边缘感”之历史缘由
教育基础的落后严重阻碍望谟县与外界交流。据《黔西南州志》记载,唐宋时期中央为加强民族管理实行羁縻政策。元代开始设置土司制度,明代达到全盛时期。清朝“改土归流”重视土司子弟教育,大力推行儒家文化。民国时期贵州教育被称为带有歧视性的“边疆教育”。建国初期,望谟县制定了众多特殊措施,如创办民族小学、民族师范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學、升学实行放宽年龄、降低分数线,择优录取等优惠政策,初步奠定少数民族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族教育遭到挫折,直至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教育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望谟县民族教育因其地缘环境、历史因素等原因,民族教育“边缘感”无形中形成。
(三)教育主体之“边缘感”意识
一是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有限。调查发现,由于办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极其有限,学生中考分数多为200-300分之间。英语、数学、计算机是薄弱学科,其中,英语成绩多居于及格线以下。部分初中毕业生因成绩不理想,选择外出务工。就读高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有机会享受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而望谟县乡镇学生与城区就读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自信心极其缺乏,部分学生“边缘感”意识由此形成。二是行政人员工作满意度低。笔者调查望谟县某中学部分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情况。由图1可知,教育事业中资金满意度仅占10%,学校经费紧张,学生后勤保障欠缺。人才和教学满意度占20%,部分乡镇小学仍为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由图2可知,食宿、环境满意度仅占20%,饮水用餐、卫生厕所、运动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欠缺。薪资和晋升满意度占30%,行政工作人员兼有教学任务,工作强度大,晋升空间小,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降低,“边缘感”意识形成,成为教育扶贫推进的瓶颈。三是教师教学创新难度大。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50份问卷,收回48份,有效问卷为45份,由图3可知,仅有20%教师曾外出学习,80%教师长期处于同一个环境,积极性懈怠。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沿用老套方法,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图4可知,有60%的老师认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创新难度大,形成思维定势,难以突破原来教学方式。30%的老师表示教学反思与创新应引起高度重视,众多教师教学浮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学生成绩难以提高。望谟县某中学校长表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留住优秀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学校基建等已经成为众多民族地区学校急需解决难题。部分教师不同程度存在“边缘感”意识,自身进取动力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扶贫的推进。
(四)家长之“边缘感”意识
望谟县留守儿童达70%以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学校的事,家里只负责生活起居。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无合理规划,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家长凭经验、感觉。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心较少。父母关怀与照顾好坏不仅对儿童智力发育会有影响,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甚至产生人际方面的障碍。家长“边缘感”意识的存在一方面导致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限制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多措并举实现教育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一)志智双扶,保证精准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贵州省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高中、中职、高校)享受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教育扶贫不能盲目扶贫,志不强者智不达,“扶贫必扶志”显得相当重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渐消除精神贫困。志智双扶,保证精准,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思想脱贫、行动脱贫。
(二)绿色通道,优教共享
城区优质高中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单独招生、降分录取等措施;配备优秀师资,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确保教育扶贫更加人性化、精细化。兴义一中、八中开设的“册望班”自2010年起开始招生,每年高考都取得优异成绩。贵州各市(县)优质高中可以借鉴“册望班”经验,对建档立卡学生开设绿色通道,让更多贫困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民族地区教师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改革绩效考评制度,鼓励年轻教师到基层任教、培养教师骨干队伍,将教育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助推脱贫攻坚!
(三)多方合力,发展职教
职业教育要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关注力度,掌握一技之长,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多方合力达到共享发展。第一,学校要注重培养困难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关键能力,将培养关键能力融入课程内容、校园文化、日常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政府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和补偿性措施,开设精准脱贫班级、开设民族服装、手工艺等民族相关专业,做到市场和区域发展相适应。第三,采用“企业+职校”的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发展。针对难就业的问题给予指导,提供就业机会,实现精准就业,建立实习管理、定期回访、就业跟踪制度,建立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自我发展路径。“政府+企业+职校”的扶贫模式形成内外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共享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四)合作共享,重塑家风
民族文化重在传承,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门学科课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互联互通,为主体汉化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活力。创新共建共享的机制,学习东部地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优秀管理经验、教学方式,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养优秀教师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更多帮助。转变少数民族地區家长的观念,倡导家庭教育,父母应提升自身教育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孩子树立榜样。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产,有助于提高孩子发展水平,实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脱盲教育,控缀保学
脱盲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民族地区16岁至55岁以内非在校生中的农村贫困群体,据统计望谟县仍有7851人为文盲或半文盲,到2020年确保让他们听得懂汉语、看得懂新闻、会写汉字,掌握一定生活基本技能和文化常识。以望谟县油迈乡为例,村里安排授课老师利用农闲时间为群众教授基本汉字,取得良好的成效。望谟县辍学现象极少,源于教师发现较早、疏导较好。政府提高家长的义务教育法制意识,充分利用百姓赶集时间发放宣传资料。学校发放相关义务教育手册、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真正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
(六)网络教育,助力脱贫
“互联网+”将优质教育资源输入民族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第一,采用“一课双师”的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教师运用互联网系统采用线上作业,精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个性化教学,对学生有效指导。第二,建立扶贫数据共享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学生入学前将名单自动推送到学校,保证精准识别。第三,北京“好未来”互联网教育公司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广“远程一对一辅导教学”课程,以望谟县打易中学为试点,开展“远程一对一在线辅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互联网+”思维为民族地区孩子们输送优质的名师、名课,将教育扶贫好政策、好声音、好方法传播到村村寨寨,实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事业取得显著成果和优异成绩,但不同主体存在“边缘感”意识,仍需砥砺前行,持之以恒推进教育扶贫。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任务,补齐教育扶贫短板,应结合地方实际多措并举实现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要持续关注、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通过政府+学校+社会等力量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实力,啃下硬骨头、立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戮力同心定能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http://military.cnr.cn/gz/20171029/t20171029_524004019_3.html.
[2]柴志新.浅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5).
[3]易重华,李晶.单位员工的边缘感危机和中心感获得[J].领导科学,2016,(30).
[4]吴明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雷明珠.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6]李华,刘宋强,宣芳等.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