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峰,张晓鹏,李婷
(1.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渭南 714000;2.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局,陕西 渭南 714000)
花椒树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香料树种。临渭区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渭南市乃至陕西省花椒主产区之一,因果实品质优良、收益大而广为栽培。
近年来,临渭区以地理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展花椒产业,使临渭区的花椒栽植由原来零星栽植、地边埂栽植、绿篱栽植向集中连片规模栽植转变。临渭花椒正由零星栽植、粗放经营管理向连片栽植、集约经营管理方向发展。临渭区新兴的花椒产业面向市场,凭借资源优势,依托农业产业扶贫、新一轮退耕还林、亚行贷款、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等重点工程,“借鸡下蛋”,发展迅猛。花椒栽培由原来科技含量低、生产投入少、品种单一、低产零星栽培逐步向科技含量高、生产投入多、品种多、效益高的连片、集中、规模栽培转变,并涌现出了一批花椒种植专业户,从沿山的桥南、阳郭到南塬坡头的三张、丰原一带,花椒示范园星罗棋布,片带相连,成为塬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为了推动临渭区花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该区积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校地联合引智工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兄弟县市区的合作和交流,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立科技培训专家团队,培养一大批留得住、技术精、推广快的实用型基层一线农民技术员,组建一支勤钻研、懂技术、肯奉献、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扎实开展科技服务110活动,大力开展“百名技术人员帮扶千名贫困农户产业帮扶活动”,大胆引进新品种,更新老品种,扩大优质花椒栽培面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提高主导产品的面积、产量、质量和档次。同时以科技110技术网格化服务为基础,形成了区、街镇、村组、种植户、技术员五级产业化服务网络,解决群众对花椒规模化发展的后顾之忧,为花椒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卯足后劲。进一步围绕花椒产业发展,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跟踪服务,使广大椒农初步掌握花椒育苗、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处理、包装、加工等技术,为该区花椒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近年来,临渭区花椒产业由零星栽培、粗放经营、放任管理向连片栽培、集约经营、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加强科技引进推广服务,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技术优势,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示范园,培养典型户,总结推广优质、丰产栽培经验,通过示范辐射带动,推进花椒产业发展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质增效,全力提高该区花椒的面积、质量、产量和档次,力创名牌,不断扩大营销网络,积极参与各类花椒促销活动,以提高花椒产品的知名度,使其在稳定已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销路。继续推进花椒产业良种化进程,努力提高花椒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花椒产业发展脚步,一部分花椒园重栽轻管,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单产低,质量差,品种不上档次。主要表现在基层、林农自主投入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田间管理不到位,套种小麦、玉米等高杆农作物的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部分苗木生长量不足。
临渭区的花椒加工业还是空白,技术缺乏、产品少、附加值和效益不高,产品采收、精深加工、包装、销售、副产品利用和品牌创建严重滞后,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营销网络,专业市场建设进展缓慢,产品缺乏知名度,难以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
品种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栽植面积的逐年扩张,品种优化、良种推广已成为制约全区花椒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临渭区花椒品种良莠不齐,良种化率低,良种推广任务艰巨,没有主栽品种,产业发展跟不上市场需要,品牌意识淡薄。虽然大力推广优良花椒新品种,改进低产劣质老品种,但根植于林农心中的旧观念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之花椒栽培技术滞后,管理经验严重缺乏,因而花椒优良品种发展较慢。
按照花椒产业化市场建设要求,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创建花椒知名品牌,壮大品牌规模和实力,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促进花椒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紧密衔接及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附加值,生产具有市场潜力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开发花椒粉、麻辣粉、花椒油、麻辣油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实现生产、经营、加工、储藏、销售、运输、管理同步发展。一是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出台优惠政策、转变机制、扩大宣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引、借、扶等多种手段发展花椒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大龙头、强龙头,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二是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花椒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密切产业各环节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打造利益共同体。各街镇要尽快抓好花椒产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花椒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把合作社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民间社会团体,以适应当前花椒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三是要建立信息网站,设立信息窗口,逐步将市场信息网络向街镇、村组、种植大户、运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延伸,大大提高农民驾驭市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要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占领市场。五是按照“区有示范基地,街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园”的工作机制,遵循“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可看性和可操作性兼顾”的原则,沿交通要道及主干公路两侧,抓建一批花椒长廊、花椒坡、花椒路,带动全区花椒产业发展。六是加大开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新品牌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花椒市场,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面对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体制促动、典型带动、市场驱动和政策推动的作用。支持自主创新创业,引领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创新发展订单林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资助订单种植户参与农业保险。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实施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建立市场化信息服务网络,推进花椒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融科技咨询、技术指导、科技服务、信息传递、生产资料供应、深加工及产品销售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用信息平台,加快推进花椒产业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利用信息平台、科技平台、产业平台、农业平台、林业平台、政协平台、社团平台等,使农户、企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共赢”。
一是大力推广新技术。临渭区的花椒产业正处在兴起阶段,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创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及时总结和推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适用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品种选择,推广适地适树的优质新品种,改进低产劣质老品种,加快花椒良种化进程。二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花椒选优、采摘、加工、贮藏、运输、管理技术组织科技攻关,以产业化带动生态化的发展。同时要加强花椒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提高科技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广大椒农的职业技能及管理水平,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采取“科研院校+政府+农户”的服务模式,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及时将最新的品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组织技术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切实抓好花椒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作风,指导帮助周围群众做好花椒栽培管理工作,为加快花椒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形成区、街镇、村组、种植户、技术员五级科技攻关和服务网络,真正为花椒产业培养出一批勤钻研、懂技术、肯奉献、会管理的优秀人才。三是坚持新园建设与低产劣质园改造两手抓。在新园建设方面,充分体现椒农意愿,优化品种结构,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参与式设计、招标制采购、合同制造林、责任制管理等,使临渭区的花椒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在低产劣质园改造方面,积极改善立地条件,加强配方施肥,实施中耕施肥和抚育管理,实行整形修剪、激素处理、叶面喷肥、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花椒栽培周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年历,科学务树,彻底改变“重栽轻管”现象。四是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花椒产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度重视良种苗木的培育,采取定向育苗等措施,实施科学育苗,培育适宜塬区栽植的优良品种,实现种苗良种化,鼓励群众多育苗、育好苗,同时,要严格执行种苗管理法规,坚持“两证一签”制度,把好苗木质量关,为花椒产业发展良种进程奠定基础。集中力量分区域加强示范点建设,带动花椒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发展、工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花椒产业发展之路。五是抓住机遇,继续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等工程,继续走“借鸡下蛋”的路子,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兼顾椒农增收,加快发展花椒产业,因地制宜扩大花椒栽培面积,建立精深加工企业,切实把临渭区的花椒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确保花椒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探索推广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如林下种药、种草、种粮、种菜、种菌、种豆、种瓜、种花、野生植物、养家禽、养家畜、养野生动物,甚至可以养一些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竭力探索林下种植、养殖新模式,以增加花椒种植户复合经营收入。配套扶持林下种植、养殖企业,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收购加工计划,与花椒林下种植、养殖户签订企业收购合同,解决花椒种植户林下种植、养殖后顾之忧。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园,培养典型户,推广先进经验,发挥榜样示范力量,辐射带动周边林下经济发展,推进林下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进一步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加强引进推广,不断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加种植户收入,增强花椒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助推花椒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