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教科所 王晓香
石家庄市国际城小学 池拥民
“家风,是一种家庭成员都认可、推崇并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世界唯一文化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每个家庭几乎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已然成为每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更是家庭每一分子做人处事的标准。每个家庭的家风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当地的民风。良好的民风世代传承下来,就会形成一个地区朴素美好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推广开来,久而久之,就会汇集成整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在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不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风建设!因为千千万万个小家才能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
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时代的变迁,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种资源、信息也呈现爆炸式增长。时代的发展,给家风的建设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成为时代抛给家庭、社会的新课题。以家庭阅读来推动家风建设是值得提倡、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家梁晓声说:“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试想,一个家庭里,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都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谦恭善良,这样的家庭能不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吗?
在发掘整理我国历代传统家风家训中发现,那些优良的家风家训,其文化内涵中大多有着一个共性的内容——强调、鼓励阅读,那些意蕴丰富、思想厚重、表述精彩的阅读观念,有许多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现代人。
1.耕读为本,阅读价值的体现。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耕读”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以“耕读为本”的耕读文化就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欲求得生存必须勤于耕稼,想求得发展必须读书进仕。在很多家庭的门楣上都有“耕读人家”“耕读传家”等匾额。
2.明理修身,阅读动机的教诫。为什么而读?在我国传统家训中,更多的是教育子孙明白道理,德才兼备。著名的徽商虽以“商”起家,但更重读书,重修身养性,即识理、正性和立品。
3.立志勤读,阅读态度的倡导。提倡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刻苦学习,珍惜时间。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读圣贤书,阅读内容的劝诫。我国自古就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是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最有力告诫。有家训典范盛誉的《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对阅读内容进行了具体阐释,指出读书要读圣贤之书,“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此外,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还有很多关于阅读方法、阅读取向的忠告、诫勉,如读书要循序渐进、质疑、求师、勤于动笔等,其观念、经验都是我们应借鉴、汲取的。如左宗堂教导儿女,读书在于“明理”,读书治学还要做到知行合一。清代彭端淑鼓励子女,读书要坚持不懈。曾国藩教导儿女,读书要守“专字诀”,既要专又要精。这些优秀家风传递的阅读观仍然启迪着当代家风的建设。
我国目前约有4亿家庭,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也不尽相同,但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家风建设途径,那就是读书。家庭阅读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在阅读中传承文化与精神,在阅读中积累丰厚的精神财富,在阅读中形成家庭成员共同的语言、行为代码,在阅读中形成浸润书香的家风。
但现实情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手不释卷”被如今的“手不释机”取而代之。据调查,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韩国每年平均阅读量为11本,法国为14本。更令人惊愕的是德国47本,俄罗斯55本,英国则高达64本。我国家长平均每天陪孩子读书的时间不足25分钟。2018年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区县万余名中小学生的家庭阅读和家风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1.关于家长陪伴孩子读书。从占比较大的数据看,省会七年级32.3%的家长每周1~2次,四年级33%的家长每周3~4次陪伴孩子读书。同时,从来不陪伴学生的家长七年级为8.6%,四年级为4.8%。可见,家长有一定的陪伴阅读的意识,但是还远远不够。
2.关于家庭藏书。省会家庭藏书量主要集中在11~50本,其中四年级家庭占比约为29%,七年级家庭占比约为31%,家庭藏书量在51~100本段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四年级和七年级家庭比例均超过20%。此外,10本以内家庭,在两个年级均超过10%。同时,省会家庭无藏书的仍有一定比例。数据显示,省会很多家庭有一定的阅读理念和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家庭缺乏阅读的意识、环境和氛围。
3.关于家风的认识。本调查还就七年级学生家长对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近60%的家长认为家风、家训是形成孩子为人处世的关键,约24%的学生家长认为,家风、家训在学生是非观念形成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关于阅读对家风的影响。从数据的关联来看,60%的家长认识到家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行动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家庭阅读的开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认识阅读与家风的关系,如何营造注重读书的家庭,形成书香浸染的家风,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一个家族的精神高度。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阅读史。一个家族的发展后劲往往取决于这个家族的阅读水平。家族中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家族的精神高度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熟知的江南望族“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均出于此。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是,读书第一、读书修身是钱家历来的传统。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得益于其良好的家风。梁家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核心的家风,是建立在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上的。
1.阅读推动家风的传承。
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离不开阅读,一个家族精神品质的继承也离不开阅读。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历史传承;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将家族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那些具有典范意义的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孕育并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有益于下一代成长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的要素。阅读能使我们树立家国情怀,懂得诚信仁义、公平公正,促使我们爱岗敬业,担当使命,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人生智慧,帮助我们从容而有意义地度过一生。以阅读为载体,在阅读中提炼、明晰、传承,是形成良好家风的有力推动。
2.阅读丰富家风的内涵。家风是经过长期积淀、润物无声地形成的,它不仅包含着品德涵养与待人接物,也是思想、知识底蕴的综合体现。如果说父母言传身教决定着家风建设的“定量”,那么阅读则是家风建设的“变量”,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因为书籍的力量,孩子习得知识和智慧就充满了无限可能。因此,阅读大大丰富了家风的内涵。
读书旨在明理、修身、立德,进而持家、治国,这一传统的阅读价值观是不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对传统优良家风进行提炼、重构,赋予家风新的内涵,使之焕发勃勃生机。
家风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集合,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行为的具体呈现形式不断变化,如何在现代语境、背景下理解、传承家风,赋予传统家风崭新的意义?这就需要家庭成员随时更新思想素材,能够对家风及时做出时代解读,并进行改进、完善。而要具备这种思维能力,没有阅读的助力是难以达成的。
一方面,“读”古,搜集、阅读、整理家书、家谱等家族文献,结合长辈讲述的家族历史、家族成员轶事,提炼出核心内涵,将其置于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剖析、评价。另一方面,读今,家庭成员大量阅读并分享、交流蕴涵现代先进思想文化的书籍,寻找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先进思想文化的契合点和差异点,构建既有文化传承又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家风。
现代人在刷屏追剧之余,还需要补充经典型“维他命”。当一个孩子完成了基本的学业后,是否建立起或保持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传承家风的关键。
当代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了家族成员关系的疏离。原来的大家庭群居的生活情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三口、四口之家的小家庭为主要生活单元的模式。如何在当代这样的家庭模式下,通过阅读来建设、培育、传承优秀家风呢?
1.下发文件,广泛发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家风家教的重视越来越高。社会因素也在促进家庭阅读的深入开展,为培育良好家风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为激发群众的读书热情,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省会由市人大和市政府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如,2016年12月29日下发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2017年下发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实施意见》,对全民阅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意见提出:通过连续五年广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作,通过读书节烘托氛围,社区书屋设置图书交换点,鼓励个人和团队加入公益阅读推广队伍等多种举措,在全市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风尚。
2.活动推进,形成品牌。
在两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2018年4月,石家庄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推动“书香石家庄”建设迈上新台阶。2019年,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到来之际,石家庄市“阅读新时代 书香石家庄”全民阅读活动启动。通过4月“全民阅读月”和9月“经典诵读月”,青少年读书节,“好书有约·与阅同行”等多项阅读活动,为家庭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书香石家庄”正在成为石家庄的另一张名片。
省会还将家风建设融入全民阅读活动中,通过评选最美家庭,激励广大市民重视家风家教。今年,围绕“我爱我家,德润燕赵”主题,市妇联通过评选“最美家庭”、举办亲子阅读大赛、家教家风宣讲等系列活动,引导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家教。全市家庭教育意识更强,善美家风更浓,家风家教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3.建立家庭阅读机制。家庭阅读习惯能否建立,氛围能否形成,最终还要靠家庭自身来落实。
对每个家庭,培育阅读习惯可以通过“一建二读三分享”来实现。一是建家庭书房,藏各种经典、好书。创设一个安静优雅的读书外部环境,为高质量开展家庭阅读打下基础。二是读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全家共读,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为家庭共读时间。父母家人共读过程中,可以从阅读中总结家庭传统,提炼家庭思想和精神,形成统一认识。三是家庭分享,每月可以单独安排时间,也可以在共读时间的最后,开展家庭分享。父母将自己的理解与子女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表达出来,子女也在没有精神压力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优秀家风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的带动是重中之重。在普通家庭生活中,像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一样,夫唱妇随,一起读书,孩子也在旁边认真听读,这样的画面是多么温馨!父母放下手机、麻将,推掉聚会,与孩子一起捧起书,既可以和谐家庭氛围,同时也能为父母子女间提供更多的沟通话题,增添更多的生活乐趣。
因为阅读,书香世家得以长盛不衰;因为阅读,优良家风得以传承发展;因为阅读,青年一代明理修德。让我们每个家庭从开展家庭阅读做起,爱读书、爱学习、爱生活,培育良好家风,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培养时代新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为2018年度石家庄市社科专家培养项目课题《石家庄市家风建设和传承路径创新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zjpy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