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3-25 02:42:46安亚丽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路感染球菌

安亚丽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 玉溪 652500)

目前临床上在诊断尿路感染患者时常常采用血常规、血液细菌培养+药敏、尿涂片镜检细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等检验诊断方式[1]。为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价值,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2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为(40.31±2.1)岁。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

(1)检测仪器:尿沉淀分析仪与尿干化学仪,采用设备自带的试剂,校准物以及质控品,光学显微镜,尿液沉渣离心管。

(2)检测方法:尿常规检查: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尿中段尿,在常温环境下对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在进行尿液检测时,首先需要采用尿液沉渣离心管收集患者的晨尿,之后根据设备说明书以及操作标准来执行。应当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在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进行检测[2]。整个检测时间应当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并记录详细的检测数据。主要是检测样本当中的白细胞和细菌计数[3]。

尿细菌培养:晨尿中段尿,将样本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温度环境36℃,置于培养箱中培育,时间控制在20小时左右,之后对菌落数进行计数。在此研究当中所有操作都是按照临床操作规范实施。

1.3 评估指标

观察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结果。尿路感染标准:(1)尿细菌培养:阳性标准:晨尿中段尿培养当中革兰氏阳性球菌菌数在10000CFU/ml以上,若样本存在多种杂菌生长则为样本污染,重新送检,并鉴定菌株[4-5]。(2)尿常规检验:阳性标准:细菌计数大于3000/L;尿白细胞在20个/L以上,亚硝酸盐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尿细菌培养阳性共32例,其中检出阴性杆菌23例,阳性球菌7例,见表1。

表1 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的检出率比较

2.2 尿常规检验阳性情况,见表2。

表2 对比分析尿细菌培养与尿常规检验结果

3.讨论

在临床疾病当中尿路感染属于常见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尿液返流,尿道插管,泌尿道生理退行性病变以及尿路梗塞等。现阶段,临床上在诊断尿路感染疾病时主要是通过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测技术[6]。其中,尿常规检测是检测尿液样本当中白细胞含量,细菌数和亚硝酸盐,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对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测之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患者分别是7例和23例,培养法阳性率为34.0%;白细胞法为15.5%;细菌计数法为34.0%;亚硝酸盐法为28.9%。其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路感染球菌
一株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影响检验科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及改进管理措施分析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10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25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