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筠曦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 402260)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相对较高,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但是术后由于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清理不彻底、肺部并发症等问题,其给患者的预后效果带来不良影响[1]。为了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
本文研究主体为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食管癌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6:14,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61.24±1.35)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5:15,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62.15±1.26)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主要给予患者基础的护理措施,比如,深呼吸训练、咳嗽咳痰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心理护理:食管癌患者面对手术极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恐惧等,其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不良影响,这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如果患者存在担忧手术治疗效果的现象,应向患者讲述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包括手术治疗过程、护理措施等,并多给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增强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使其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为提高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奠定基础[2]。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①缩唇式呼吸:用鼻子吸气之后嘴唇拢缩,然后再缓慢呼气,10min/次,2~3次/d,呼气时应将腹部收缩。②腹式呼吸训练:患者以平卧的体位方式缓慢吸气,并将胸腔最大限度的扩张,尽可能下沉膈肌,并隆起腹部,1s之后缓慢呼气,练习时间为15次/d。
(3)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吸氧措施,患者未清醒时采取平卧的体位方式,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防止患者误吸而导致窒息。患者术后清醒时,更改为半卧位的体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呼吸处于良好状态。
(4)排痰方法: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的排痰,比如,患者以坐位的体位方式,护理人员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患者胸骨上窝总气管处,其目的是为了诱发患者咳嗽,从而顺利排痰。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清理效果:(1)显效:术后1d患者能将痰液顺利咳出,且听诊两肺呼吸音正常;(2)有效:术后2~3天能将痰液顺利咳出,且听诊两肺呼吸音基本正常;(3)术后第3天无法将痰液咳出,且听诊两肺呼吸音伴有湿啰音。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呼吸频率、SpO2、肺部并发症率。
选择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一系列针对的处理,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针对验算,分别采用t、χ2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s)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检验以及处理。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呼吸道清理效果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例)
食管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其给给预后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以此为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奠定基础。
快速康复护理从患者身心角度出发,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其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整个治疗过程,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呼吸道清理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快速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并发症等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