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剃毛皮肤准备方法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9-03-25 02:43:06王远梅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毛发病患组间

王远梅

(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100)

为了分析不同的皮肤准备处理方法,对于术后的切口愈合与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择取到最佳的术前皮肤准备处理方法。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外科所收治80例手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对病患采用不同的皮肤准备处理法,以下为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手术室所收治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病患为27例,女病患为13例,年龄区间:39~74岁,平均年龄(58.47±6.69)岁;常规组中,男性病患26例,女病患14例。年龄区间:36~76岁,平均年龄(59.58±6.42)岁;病患与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基本意义,具有着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采用剃毛皮肤准备处理法:术前1d,利用一次性的备皮包,给予病患剃毛备皮术前处理,将术野内全部毛发剔净,沐浴更衣,最终完成术前的备皮准备;观察组,则采用不剃毛皮肤准备处理法:术前1d沐浴更衣,依据病患实际病情来合理选择擦浴或者淋浴。沐浴后需擦干身体,并采用无菌棉签,将病患脐部污垢擦除,完成术前的备皮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病患术前的皮肤损伤情况。(2)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切口愈合情况。(3)对比两组病患术后感染情况。

1.4 统计法方法

本次实验所用系统软件为专业的SPSS20.0统计学系统软件。资料计数检验分析法为χ2,计量资料检验计算法为t值检验法。若P<0.05,则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病患术前的皮肤损伤情况

通过对两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表明相对于常规组,观察组病患术前的皮肤损伤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术前的皮肤损伤指标评分情况[n(%)]

2.2 两组病患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通过对两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表明相对于常规组,观察组病患术后切口愈合指标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术后切口愈合指标评分情况[n(%)]

2.3 两组病患术后感染情况

通过对两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表明相对于常规组,观察组病患术后感染指标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术后感染指标评分情况

3.讨论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数据表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比例达到10%以上[1]。病患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术前的皮肤准备往往是影响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也是控制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途径[2]。传统的备皮准备方法中,主要是在术前1d,为病患做剃毛备皮处理,将术野内全部毛发剔除干净,最后协助病患沐浴更衣。虽然,术前剃毛能够将病患毛发及毛发污垢内所携带的一些细菌去除掉[3],但这一做法往往会损伤到病患的皮肤完整性,进而增加切口感染几率,也会影响到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经过本次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相比较于术前的剃毛皮肤准备处理法,采取不剃毛皮肤准备处理法,病患在术前皮肤损伤、术后切口愈合、术后感染方面,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术前不做剃毛备皮处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病患毛发内污垢及毛发内所携带的一些皮肤暂居菌,还能够降低对于病患皮肤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病患术后切口的愈合,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故对于术后切口愈合与感染控制来说,术前不剃毛为最佳的皮肤准备处理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及价值。

猜你喜欢
毛发病患组间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