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夫 毛林波(通讯作者)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靖江 214500)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该病在临床上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我国每年患上脑卒中的患者就占8.7%。并且患者在患上脑卒中后,有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患者一旦出现该种情况,需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朝更坏的方向发展[2]。因此,本文将对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32例,并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A组(16例)与B组(16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A组与B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年龄均为35~70岁,平均年龄均为(51.01±4.54)岁,A组与B组患者的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以实施比对。
1.2 治疗方法
A组脑卒中患者是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进行降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常规操作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服用阿匹西林肠溶片,患者在每天睡觉之前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0毫克。疗程为一个月。
B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方法为:将4克奥拉西坦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稀释成250毫升的混合溶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同样为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5%,似乎高于A组的68.75%,但尚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A、B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都较治疗前改善了。且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都较A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组 13.56±3.70 29.45±5.91 67.05±7.82 89.64±15.04 A组 13.51±3.61 23.71±4.67 67.14±7.59 81.03±10.18 P <0.05 <0.05 <0.05 <0.05
脑卒中是目前中老年阶段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患者在患有该种病症后,其认知功能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障碍,致使患者的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下降,这对患者是极为不利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救治,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甚至是生命。在目前临床研究上对于该种病症的治疗,会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加以进行辅助治疗,并且该种治疗方案的效果也得到了肯定[3]。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患者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也较治疗前的改善很多。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后可使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