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睿 李薇 王静依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及其带来的远期危害,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鼓励阴道试产,而宫颈成熟度是决定阴道试产的重要因素[1]。传统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是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目前较热门的是宫颈扩张球囊[2]。本研究对比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与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方面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在2015年3—10月我院收治的产科病人中,选取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45例足月孕妇和同时期静滴小剂量缩宫素引产的45例足月孕妇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足月妊娠、头位单活胎、胎膜未破、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宫颈Bishop评分≤5分。观察组平均年龄27.6±4.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7.9±5.2岁;观察组平均孕周39.1±1.5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8.8±1.3周。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按照无菌操作将宫颈扩张球囊导管插入宫颈,分别向子宫球囊和阴道球囊注入80ml生理盐水,使双球囊分别固定于宫颈内外口。若自然临产宫口开大,球囊自行脱落;无自行分娩者12小时后取出球囊,行宫颈Bishop评分,并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若出现强直宫缩或胎膜自破者,立即取出;不能耐受者可随时取出[3]。
对照组:将缩宫素2.5U加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中静滴,以8滴/分的滴速开始,据宫缩调整滴速,最大不超过48滴/分。30分钟调整一次滴速,直至出现规律有效的宫缩,以宫缩间隔3~5分钟,持续25~30秒为宜[4]。
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分娩方式、感染率。其中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的评价标准如下:显效:Bishop评分提高≥3分;有效:Bishop评分提高2分;无效:Bishop评分提高<2分[5]。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例数的总和所占百分比[5]。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3.5±0.7分和7.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3.4±0.8分和5.6.±0.7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的宫颈Bisho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取干预措施后的宫颈Bishop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采取干预措施前后Bishop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采取干预措施前后Bishop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P值观察组 45 3.5±0.7 7.4±0.8 <0.05对照组 45 3.4±0.8 5.6.±0.7 <0.05 P值 - >0.05 <0.05 -
观察组使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有25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静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有11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有29例经阴道分娩,其阴道分娩率达64.4%;对照组有21例经阴道分娩,其阴道分娩率为46.7%。两者相比较,阴道分娩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有2例发生感染,其感染率为4.44%;对照组有1例发生感染,其感染率为2.22%。两组相比较,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通过本次研究对宫颈扩张球囊及静滴小剂量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的比较可以看出,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均能提高宫颈Bishop评分,起到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但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滴缩宫素,其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更高,从而使阴道分娩率也显著提高。本研究还对两者的感染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使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并未增加感染风险,其安全性得到了肯定。
综上所述,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比传统静滴缩宫素的效果更好,其阴道试产成功率也比缩宫素引产更高,并且未增加感染风险。其操作简便,不影响孕妇日常活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