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泌尿外科 上海 200940)
前列腺癌在男性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绝大多数患者在癌症早期并不能被检出[1]。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效果并提高其生存率。其中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早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主要的筛查是PSA检查,但PSA检查受很多因素影响,会增加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因此通过实验室诊断技术,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前列腺癌相关的诊断指标是研究的焦点。因此,在此次的研究中,我院选取80例前列腺癌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外周血PCA3基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病人行肿瘤分期、分级,取同期住院病人明确诊断前列腺增生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在61~82岁,平均年龄(71.6±8.2)岁,对照组年龄在58~84岁,平均年龄(73.1±7.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新发病例,无前列腺药物治疗史;无严重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排除标准:既往有恶性肿瘤、放化疗史、手术史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无法完成随访者。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5ml(5mml血分成2份),送至本院中心实验室,1份用于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份用于提取RNA,行RT-PCR扩增。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血清PSA值和PCA3基因检测结果,分析PCA3基因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率,同时分析不同分期前列腺癌中PCA3基因的表达[3]。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用(n,%)表示,计量资料(±s)表示,利用人工和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再次核查。组间数据比较行χ2、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PCA3基因表达率为68.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中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54.55%,显著低于非局限性前列腺癌的86.11%,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PCA3基因表达率的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分期前列腺癌中PCA3基因的表达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着老年男性的生命健康。在当前的临床中主要依赖于早期诊断从而提高5年生存率,但我国患者就诊时多数已属于晚期,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我国的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美国[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有研究发现,PCA3基因高表达于前列腺癌组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此次的研究中采用PCR法检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外周血PCA3基因发现,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中均无PCA3基因表达,而观察组中则有55例表达。说明PCA3基因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PCA3基因的表达率并不相同,其原因可能和前列腺癌的进展程度、外周血的取血时间等有着重要的联系[5]。而在此次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其PCA3基因表达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54.55%,显著低于非局限性前列腺癌的86.11%,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疾病进展程度的增加,外周血PCA3基因的表达率也在逐渐增加。这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展,肿瘤细胞的浸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外周血PCA3基因可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从而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