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胜荣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内分泌科 重庆 401420)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甲状腺病变造成机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患者往往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或嗜睡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则对其生命安全极易造成直接威胁。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患者是以常规甲状腺片治疗为主,但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最终治疗效果欠佳。为分析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对血清TSH、FT3、FT4水平影响,我院研究如下。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2例,研究组(41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为(72.35±2.46)岁;对照组(41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为(72.56±2.39)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两组经检查确诊,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符,符合诊断标准[1];均知情;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感染;对所用药物过敏;对本次研究不配合。
对照组实施常规甲状腺片(生产企业: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51)治疗,患者需每天服用2~3次该药物,每次口服80~100mg即可。研究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生产企业:德国默克公司,国药准字:H20150355)治疗,患者需每天服用1次该药物,每次口服50~100ug即可,后期以其病情康复情况为基点适当增减药量[2]。两组需持续用药半年。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药物安全性对比:
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各指标越优越好。
药物安全性:测定两组出现食管刺激感、胸闷、恶心与心动过快四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越好[3]。
研究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s,μmol/L)
表1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s,μmol/L)
组别 n TSH FT3 FT4研究组 41 3.48±1.25 4.39±1.15 10.57±1.35对照组 41 6.27±2.16 3.12±1.03 6.46±1.29 t - 7.1584 5.2674 14.0939 P - <0.01 <0.01 <0.01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药物安全性比较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低导致甲状腺代谢能力过低,其往往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患者往往表现为乏力、智力衰退与毛发脱落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则对其生命安全极易造成威胁,因此切实采用有效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治疗常规药物是甲状腺素,药效快具有较高安全性,短时间补充机体所需甲状腺激素,优化甲状腺组织修复能力,改善临床症状,但该药物生物功效稳定性不高,极易造成患者出现服药副作用,导致最终治疗效果欠佳。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该疾病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属于临床常见新型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富含99%以上甲状腺素浓度,无抗原性出现,短时间内有利于降低血清TSH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调节机体异常甲状腺垂体反馈轴,缓解患者粘液性水肿,对机体水盐代谢加以有效改善,快速补充机体内甲状腺激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4]。
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显著,药物安全性高(P<0.05)。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有利于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