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超
1
周末我带溜溜在公园玩,看到滑梯旁这样一幕——
“你要排队,别挤小弟弟!”一个气急败坏的奶奶对3岁的孙女喊。小姑娘急得直跺脚,站在滑梯上用脚向正在爬台阶的小男孩示威。“啪”一声,小姑娘被奶奶打了一下。这时爷爷也过来冲小姑娘说:“你到底还玩不玩?让着弟弟点!”被如此对待后,小姑娘更加怨愤,气呼呼把小男孩的手推开,不让他摸滑梯。
这样的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只要孩子们一起玩一定会碰到关于秩序、谦让和礼貌的问题。
我们希望孩子谦和有礼,尊重他人,但我们却常常以不尊重孩子的方式教他们学会尊重。我们不尊重他的感受,却要求他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要求他们富有同情充满爱心。就像那个小姑娘,大人没有尊重她爱玩滑梯的感受,却要求她尊重弟弟也想玩滑梯而耐心等待。这本身就是悖论。
2
生活里关于感受的悖论很多。
孩子说吃饱了,我们通常会质疑“你才吃了多少就饱了?再吃点。”他的感受被否定,他的掌控权被剥夺,我们却反过来一再埋怨孩子不好好吃饭。
我们急切地想把孩子从不好的感受里解救出来,不惜否定事实,把孩子摔倒的责任推给石头、地面。然而当孩子哭哭啼啼时,我们又希望孩子能坚强点、勇敢点。如果我们选择尊重孩子的感受,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吃饱了就去玩吧。”
“我发现你很喜欢玩滑梯,速度那么快,哧溜就下来了,你很想再玩……你猜那些小不点心里想什么,他们是不是也想玩?”
“我知道作业很多,你很心烦,怎样能让你写作业的时候感觉舒服点呢?”
对于情绪,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却是糟糕的表达者。情绪是礼物,能让孩子内心更丰富,我们可以让孩子和自己的感受多呆一会。然后,对感受的表达和启发式提问能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并学着自己思考。
昨晚和溜溜一起刷牙。溜溜站在小凳上,一边刷牙一边动这动那,我几次制止。最后他把爸爸的牙刷扔到洗手池里时,我怒了,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牙刷,溜溜怔怔地看着我。
我突然意识到是我累了,不是他的问题,于是边倒漱口水,边平复自己。最后我对溜溜说:“对不起,妈妈吓到你了,妈妈只是累了,刷完牙我们去睡觉吧!”溜溜点头。
时刻觉察很重要,它能让我们在孩子撒泼、自己疲惫等不好的状态下努力寻找尊重。只有我们正向的反应才能引起孩子正向的行为,良好的家教就在正向、尊重、理解里诞生。
3
我们对孩子的第二类不尊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
我们不允许孩子上蹿下跳,不允许他把衣服弄脏,不允许他光想着玩,要求他当众表演唱歌、背诗,要求他快速起床洗漱,要求他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要求课上乖乖坐着听讲……我们用种种规则和限制要求孩子,以为是为他好,而没有看到孩子天性爱玩,好动,有自己的节奏。我们常常跟社会规则站在一起,而不是跟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长大的过程可以因我们的尊重和理解充满更多温情,而不是磨难。可我们偏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痛苦,比如有意或无意的比较——第三类不尊重。
“你家宝宝的眼睛好大好漂亮啊,你看我们家这小眼。”
“你看妹妹多听话,你就知道闹。”
“你能不能像你姐一样,让我少操点心?”
“你们班有多少人考95分?你是第几名?”
我们没法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希望通过比较来刺激他上进。而比较的言外之意是——你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都是自己不上进,我为你操碎了心。比较是对孩子赤裸裸的嫌弃和不尊重。
很多时候,你不接纳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身上可能存在、却又不愿承认的一些特质,试着找到它,尊重它,不要再让孩子代你受过。请停下比较,看见孩子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