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娜
摘要:大问题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以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
关键词:大问题 探究 创新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近些年来大问题教学引起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课眼”;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一般是学生学习的疑点;是数学思想的聚焦点。大问题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才,引足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才是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以“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一、大问题教学,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开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欲望。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疑点,教师能很好地抓住了学生学习的疑点,把疑点解决了,学生就会有种如同拨开云雾见彩虹的快感。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个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半个月饼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学生的原有认知是可以用整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这时产生认知冲突,半个月饼也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学生听了积极学习的欲望瞬间被勾起。这个大问题的提出,直接把学生引入到了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用什么数来表示一半,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时孩子们跃跃欲试,是小数吗?还是分数呢?对分数有一定了解的同学说是分数,这是学生新认识的数,像这样的数还有吗?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如果把月饼继续往下分下去,还能用什么分数表示呢?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自觉学习的状态。
二、大问题教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有了问题,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开始启动。教师提出的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教师找准了大问题就抓住了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提出的大问题是给学生留下思考及探究的空间,这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入,那教师就无法专业地提出大问题。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时。教师提问:是不是长方形的周长较长它的面积就大呢?学生的答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另一种认为不一定是。学生在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周长不同面积是不是也不同呢?周长相同面积可能也不同呢?周长不同面积也可能相同呢?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种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于是学生就想着动手验证,列举例子证明,发现周长长的长方形的面积不一定大。就这样在一次一次的猜想和验证中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把一个个大问题的抛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把问题一步步逼近,使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一层次。
三、大问题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渗透思想方法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教学所需要的,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达到课堂学习的效果。比如,教学《抽屉原理》这个内容时,教师呈现的问题情境是:把3支笔放到2个笔筒里,提问: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便自主探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教师接着提问:如果把5支笔放到4个笔筒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以几个大问题为引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并渗透了模型思想的教学,并触及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四、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大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再创造的能力,通过大问题教学,让学生通过“再创造”后得出的知识才是其终极目标,这样一来,就能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比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并没有直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课上教师让学生用他们手中两个完全的梯形,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当学生拼好之后,有的学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拼成了长方形。教师提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你得出了吗?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死记硬背计算的公式,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这样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中,以“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以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发学生思考;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大问题”引导学生“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