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陆续召开了多个行业会议,借助这些聚会,业界企业有了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宏观形势,到行业状况,再到企业运营,各个层面的信息在这里汇集。这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转化成了人们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话题焦点可想而知,自然是中美贸易关系。
有观点认为,中美贸易战是当前市场低迷、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因为实实在在的贸易数据就摆在那里,从5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再到3000亿美元……对纺织业的影响面始终在跟随加征关税范围的扩大而递增,从初级产品,直至终端消费品,那些以美国市场为出口重心的企业怎么可能沉得住气?很多人乐观不起来了。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纺织业当前所表现出的状况,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中美贸易战,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在操控,因为它会本能地去追逐成本洼地,诸如这些年来纺织业的投资热地: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等,这些在当下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吸引着订单和投资。理性地回看中国纺织业在过去很多年拥有的两位数增速,难道不是我们用低成本和产业优势从别人手里赢回来的?毕竟全球消费量并没有真正的减少,在过去40年中都一直保持着3%的稳定增长。中国纺织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期归根到底是我们某些成本优势的丧失。
这两种观点并不对立,而是给了我们更多角度来看待目前的产业现状,让我们明白有些困难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躲不开的。困难确实有,但我们就要因此灰心丧气,失去希望?要知道强者无不是百炼成钢的。
既然是个甩不开的“劫”,我们就要想办法应对。首先,自然是心理上的。我们如何才能无惧?就说中美贸易战,其实很多人心中都觉得此战中国能打的牌很有限,但若我们能多个维度看,或许结论并不这么悲观。
据统计,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2001年400多亿美元到现在的约7000亿美元,当真是美国“贸易失衡”?这个远高于中对美贸易利润的数据他们可以轻易忽略吗?中美贸易持续了一年多的战役,为何能够经历十多轮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国不是“菜鸟”,也是可以刚起来的,我们心里该有底。
回看纺织业忧心的市场问题,就中国纺织业当前的实力,想必被马上替代也是难的,我们同样有时间寻找自己海外市场的新坐标。G20、金砖、“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市场道路在不断被拓宽。若海外市场的利好还需更多时日,中国本身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消费能力也绝不容小觑,且随着中产阶级比重的增长,以及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理念变化,我们的消费能力还在不断增长。
当然,这样的分析和观点或许还很片面,仍旧无法带领业界企业完全清晰地看懂当下。但有一点值得相信,亦如众多业界人士所言:衣食住行,纺织业首当其冲,且是个看破百年都难被替代的刚需,所以,关键是我们靠什么赢得机会。若无法再拼成本,可否拼价值?若量大面广无利可图,能否从高精尖、差异化里找机会?
思路可辨,机会可寻,但终要靠本事,对于业界企业而言,自然是产品和技术。说到底,我们能不能刚,有没有机会,关键还是要看自己,若有能力还怕没有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