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旅游行业认知”课程改革

2019-03-24 09:28沈文馥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课程

沈文馥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职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与学的媒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高职旅游类课程信息化课改,目前已十分迫切。 例如,闽西职业大学黄宇方、赖春梅等教师指出:“导游业务”信息化课改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笔者深以为然。 以往,“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通常依照“课前备课→课中组织教学活动→项目提交作业(考核)→期末考试(或过程性评价)”的流程进行授课,却已不能适应学生职业发展和旅游类课程变革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随着高职扩招,入学门槛逐年降低。 “旅游行业认知”课堂上,一方面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不少“95”后、“00”后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授课与学生听课形成脱节,教师苦口婆心提醒学生“不瞌睡”“不玩手机”,甚至“禁用手机”已成为课堂必备“功课”,但这种传统“广播式”教学方式不改变,课堂气氛肯定不活跃,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渠道必然没打通。

(二)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提问、项目作业提交、小组练习等,帮助任课教师对学生个体有所了解,但一个自然班中,通常达40~50 人,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学生被动学习形成一对矛盾。 具体在“旅游行业认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存在哪些知识盲点、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进度无法把握,信息反馈相对滞后。 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授课,就缺乏教学的针对性。

(三)内容繁杂的权重计算总体无益

传统上,“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大多依照“多元评价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个项目评价体系中,授课教师权重、小组权重、学生自我评价权重甚至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权重需要设置并换算,最终得出该生1 次项目作业的成绩。 如果设置多个工作任务,不同项目成绩需要不断换算,与出勤、教师课后线上线下答疑、期末考试等构成学期成绩,各阶段打分表的统计工作量大,作业留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学生“学习痕迹”缺少收集

如果学生项目作业提交、课内打分互评表、期末试卷等以纸质形式完成,一方面资料难以保存;另一方面,缺乏大数据的支撑,难以形成学生“学习痕迹”,纵向上难以从《旅游行业认知》内容繁多的历届学生优秀作业中做展示,横向上如果要对一名学生在课程中完成历次作业的提交情况、分阶段评分情况进行对比,也会因材料过多而难以达到最佳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4 个问题,《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提出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完善教法,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程效率,增进教学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课程组从枯燥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投入到课改和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中。同时,运用“大数据”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修正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高职“旅游行业认知”课程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 该课程以项目模块、任务单元进行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完成“走进旅游→旅游者认知→介绍家乡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可持续发展”5 个学习情境的学习, 让学生在认知中熟悉一个完整旅游工作过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关键职业能力,为学生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以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模式是项目教学(来自旅游行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自我管理式学习中,模拟完成一个个真实的工作任务;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采取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可视化、扩展小组、关键词复述、学习成果展示等符合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经过10 年教学积累,目前本课程拥有40多集、共250 多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以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案、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书、软件案例等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全部上传到学校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上,应用于课程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技能竞赛辅导之中。 下面,主要从教学平台与学情的适应性、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构、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选择

教学平台选择是建立课程信息化教学的首要任务。 目前,国内信息化教学平台众多,有“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MOOC 中国”及“超星MOOC 网”等多个平台资源。 通过多平台比较,“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认为,立足校内清华同方网络教学软件平台及其手机客户端(优幕课)具有以下优势:

1.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完善

清华同方网络教学软件平台资源支持视频、录音、图片、网页、图书、动画、PDF、word 等多种格式资源的加入,便于教师尝试运用多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扩展阅读”功能,能将课程项目中的关键词进行延伸阅读,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诉求;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均可实现编辑功能,师生具有较大自主性。

2.师生交互体验良好

通过清华同方网络教学软件平台及其手机客户端(优幕课),课堂活动可实现在线签到、在线作业提交、主题讨论、选人、抢答、在线直播、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等多种功能,教学更具交互性和趣味性,手机成为课程学习的工具。

3.后台数据统计学生“学习轨迹”

通过后台数据统计,可以对学生出勤情况、访问情况、学习进度、综合成绩分布、课程积分、讨论次数、章节测验等情况跟踪统计,待学习结束后形成每位学生的“学习轨迹”,公正、客观评价其学习成效。

4.平台知识获取内容丰富

借助清华同方网络教学软件平台,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知识,同时可以利用平台丰富资源,将更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闻、图书、论文、讲座内容及时推送,相比于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极大丰富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构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改变“旅游行业认知”传统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由“课中”延伸至“课前”和“课后”。 每个项目在教学设计中都按照“发布预习任务→在线知识学习→子任务测试→课堂任务教学→课后在线讨论→项目在线测验”进行过程管理。 具体如下:

1.课前

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碎片化学习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进入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拓展知识阅读的学习,完成相关子任务测试,了解课程重点环节内容。

2.课中

教师根据学生任务测试反馈情况调整讲授内容,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思路,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演练、仿真实训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借助课程平台手机端的在线签到、学生抢答、投票/问卷、在线课堂、小组互评等信息化功能,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活跃度。

3.课后

教师发布在线讨论及任务作业,师生可在课后就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学生还可以从平台中搜索课堂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拓展。 在每个项目结束后,学生可通过“项目测试”环节,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

通过多年建设,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行业认知”协作组初步形成完整的网络开放课程,确保课程90%以上的任务点有形式多样的教学视频讲授,以实景讲授、动画展现、案例真人演练等多种形式呈现,形成融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在线考核、在线测试、互动答疑为一体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也可以面向社会开放学习。 为此,“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以在线开放课程为表征,重新编排了学生开展信息化学习的工作任务及其载体,共5 个学习情境和19 个任务点。 在信息化资源的构建上,采用“学习情境→项目→任务点→课程评价→拓展训练→拓展阅读”的顺序进行设置。 例如,在《学习情境三 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之“任务1 旅游资源认知”和“任务2 旅游资源分析”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播客、视频和旅游景区景点视频资料对国标分类法中不同类型旅游资源进行辨识,通过“微课”“旅游资源的形成原理”帮助学生完成对旅游资源的认知。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所调查区域旅游资源数据;与小组成员合作,制定所调查区域的旅游资源调查计划并在网上学习平台发布;通过独立查阅《旅游规划通则》,做出旅游资源分类方法的PPT、微课素材、动漫和视听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对所调查区域的旅游资源最终进行分类。

(四)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融合使用

以往“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受制于教学时间、学生安全、企业教师安排等诸多因素,基本是一种抽象教学。信息化课教以来,由于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信息化导游模拟仿真软件、景区720°全景图APP 等,打破了时空限制。 借助实时查看功能,教师同时实现对学生“一对多”的指导。 与此同时,实时视频录制功能也便于师生进行回看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后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景区环境,便于课后巩固学习。

(五)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根据课程“线上+线下”的特点,细化过程性评价指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全环节,点滴反馈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的形成。 课程的学业考核分为两个层次:

1.针对整个课程的考核

(1)考核依据:课程学习目标;(2)考核内容:一个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力,是对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和取得的工作成果的全方位考核。

2.针对学习情境的考核

即考核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考核内容:综合性学习任务的完成能力,是对学生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过程和取得的工作成果全方位考核;考核与评价主体:学生、任课教师(含企业兼职教师)。 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高职《旅游行业认知》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一)赋予教师“多角色”功能,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旅游行业认知”信息化课改过程中,授课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从教学视频录制、课程设计、课堂活动预期效果的获得、课后信息交流和反馈,都赋予了教师“多角色”的功能,教师扮演编辑、导演、教练、咨询师等不同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启迪者和引导者。

(二)强化学习效果,弥补了“只看不做”和“看过即忘”的缺陷

在课程视频中,均设置了防拖拽和内嵌测试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不能快进,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且针对学生两次做错试题,强制学生回看视频,强化了教学视频传授效果。

(三)投屏课堂活动,提升课堂趣味性和参与性

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步投屏”功能,将课堂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等课堂活动都投映到大屏幕中,让学生在大屏幕中实时看到全班同学的观点、参与课堂活动的行为,也让教师在有限课堂时间中,尽可能了解每名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态度并较全面地展示不同学生的观点,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在资源整合、时间分配、考核及时有效性等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总体感觉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有效学习的线上指导和交流不足。 教师任务发布和批阅也很繁重,如果不及时跟进,就有“如隔三秋”之感。 如何有效解决,需要不断探索。 一方面必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各具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改变了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了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学生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不仅必要,而且也是紧迫的。 我院“旅游行业认知”课程协作组开展的信息化教改,仅仅是万里征程第一步,还需要更多借鉴、学习和提升,以更好服务学生成长和成才。

猜你喜欢
旅游信息化课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旅游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