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柏葱
因为自己也爱好写作,所以当我有幸成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之后,就特别关注作文教学,也因此进行了许多思考与实践,目的在于寻求一种突破的可能。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虽则思考,实践了近十年,但作文教学的困境,仍然难以突破。我以为,面对教育现实的困惑,教育者最审慎的态度应该是:在悲观中执着地前行!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希望在于将来”。
我多年来关于作文教学思考与实践的结果,最终都指向了三个维度:一是阅读;二是生本;三是能力。我以为,只要我们都朝着这三个方向勇敢前行,就是在朝着最正确的作文教学方向前进。
一、无阅读,不写作
阅读之于学生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记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离开了阅读谈写作,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可惜时代赋予我们太多的便捷,以至于我们能从阅读上获得的知识和快感正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怎么阅读了,还有什么勇气站在讲台上叫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呢?
温州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谷定珍先生“逆流而上”,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温州各地的中学力推阅读,并亲自带头编选“美文”,印发《批注》刊物,至今已有近10期也。谷定珍先生曾说,现在的学生,阅读量极为不足,且写作语言过于随意不严谨,皆因动口太多,动笔太少,而“批注”能改之!其言可信也!谷定珍先生如此推崇“批注”读书法,其实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古人的那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可谓一脉相承!
可喜的是,已经有更多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了阅读之于学生写作的意义。温州二外陈智峰老师、永嘉中学周康平老師等,他们都曾为学生编选过选自古今中外的美文读本,以期从中寻找到学生作文写作的突破口。
十多年前,更有王尚文等先生主编了高中版《新语文读本》,提倡“主体性的自由阅读”,不仅注意了学生阅读的阶段性特点,也关注了学生写作基础层面和精神自由空间的发展。
无阅读,不写作!
从来没有一位不愿意阅读,却能写好文章的作家。
也从来没有一位不愿意阅读,却能写好文章的学生!
这是一个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
因而,我特别注意在自己的语文课上,留出一点点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因为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背景下,特意开辟专门的阅读课,有点过于理想化,不如干脆利用好我们的课文和课堂。譬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三专题,有大量的诗词作品,从《诗经》《<离骚>节选》,到李白杜甫等人的优秀诗词,课文注解可谓详尽,十分适合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阅读。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读,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阅读,课堂中的分析解读必然只会是老师的解读,更遑论这些优秀作品对于学生写作的积累作用。有时候,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真正自主有效阅读的那一点点时间,胜过我们的千言万语。
想教好学生的作文,却不想尽办法引导学生去阅读,这就是我们学生写不好作文,老师教不好作文的开始。
二、走向生本,是寻求作文教学突破的必经 之路
温州中学罗进近老师的专著《主体开放:写作教学的本真情境》,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做了成熟有效的实践研究。其中“主体”即“以生为本”,“开放”则“契合了时代”,“本真”为“本源真实”,三者结合,即蕴含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并将对作文教学的思考进行了返璞归真的提炼。罗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可谓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有效突破口。
我以为,走向生本,是寻求作文教学突破的必经之路。
其实,我们必须认识到,作文写作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然而我们却很少关心过作为“主体”的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很少关心过他们的“所爱和所恨”“迷惘与困惑”……我们却还总是一味在要求老师如何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岂不是主客颠倒了?脱离了学生的个体性,任何“有效”的写作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又怎能够用几个所谓的写作模式,去向全班几十个具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的学生个体推广呢?美国学者乔以斯·威尔在其所著《教学模式》一书中说道:“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简单地说,学校不同,学生不同,都决定着我们不能没有选择没有思考地照搬一种模式来实施我们的作文教学。
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生本”思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可能很多语文教师都曾注意到,在应试作文的框架里,学生往往不是一个具有“作文个性”的“生命体”。因而他们作文里的文字,常常是“伪文字”,他们作文里的自我往往是“伪自我”。虽然很多教师也希望学生作文写出独特的“个性”来,但又往往会在“应试”的框架前,畏葸不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阿瑞提说:“每个人心灵当中都贮存着他对其所生活世界的体悟和感受……”其实,我们很需要对我们的学生做一番了解,譬如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而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让他们能在作文中写出“真实”(不唯“客观真实”,“艺术真实”亦可)的“自我”。
走向生本,意味着承认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生命”!以往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关注过学生的“个体性”,甚至是泯灭学生的“个体性”来迎合所谓的“应试作文”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渐渐变得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起来了!其实无论是写杂文时,总是拿镜子中的自己做比照的鲁迅,还是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的卡夫卡,他们都是忠实于自我内心的榜样!
2014年,我申报了写作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生“个性”的主题词作文教学法初探》,即充分考虑了学生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因素——“个性”,并寻求建立在此基础上且又相对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范式。
我设计的基于学生“个性”的“主题词”作文课堂模式是这样的:
(课堂)出示作文主题词——名家范文引路——交流阅读感受——唤醒记忆(启发思考)——互相表达交流——书面片段写作——展示交流互评
(课后)完成整篇习作——教师书面批改反馈,争取和学生有当面交流
这样的作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了“生本”的价值,同时,也积极“唤醒”学生的记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并且有效利用了“听——说——读——写”的方式构建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然而,这样的课堂也不是毫无遗憾的,它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仍然需要我继续研究探讨。
三、提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核心
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文字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应该在作文课堂里,教会学生使用基本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
当然,特意开出所谓的写作表达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课,有时候未必好。我以为这样的指导课,大可以渗透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譬如,说到细节描写,自然离不开课文《亡人逸事》和《金岳霖先生》。这两篇课文中,都有不少经典的细节描写,带领学生仔细涵泳体会,一定会让学生对细节描写有更深刻的体会,再加以适当的方法操练,或许他们就能在日后的写作中有所借鉴。而被选入教材的课文,本身往往在写作上就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夸张点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譬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它不从宏大叙事入手,而写与自己心灵相关的“枝枝叶叶”的小东西,写出了一个“我心中的北平”,即一种如何选择写作角度和素材的最好范本。再譬如,韩少功先生的《我心归去》,它所富含的语言修辞艺术,其中“陌生化的语言”,“独具匠心的修辞”,只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必然触动他们心灵,从而实现在写作技巧上的学习和模仿。而这样的课文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课文”这个范例本来就是用来提供给学生学习借鉴之 用的。
自然,写作的表达技巧和方法,还会天然地体现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如果阅读得够仔细,那么对于所阅读作品中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一定会有很深刻的体会,乃至学习模仿,都在情理之中。对于阅读的作品,他们未必读得那么深刻,但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的,特别是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譬如,对于作品中出现的某些使用特别到位的字词,也许无须老师的指点,他们也能明白这种表述的妙处!我曾经在带领学生品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设计通过寻找诗歌中独特的字词来深入解读的方式。结果有学生发现“面朝大海”中的“面朝”,有独特味道,并提出“面朝大海”即“背对世界”,进而解读“面朝春暖花开的大海”,“背对纷繁芜杂的人间”,体会到了诗人隐藏在这首看似明亮的诗歌背后的“深层痛苦”。
另外,我所说的能力,其实还包括学生能通过高中階段的学习,为日后生活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大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的新闻,让我感慨不已:他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老师,难道没有教他吗?虽然这只是个例,但基本反映了我们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只在“应试作文”的范畴里徘徊的现实。学生们知道写对联要注意什么吗?学生们知道写信有哪些格式吗?学生们知道十个阿拉伯数字所对应的汉字怎么写吗?学生们知道怎样让自己的演讲稿写得更有说服力吗……很明显,这些内容都不在应试作文的范畴里,然而,它们却和学生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就是我开始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初出发点。
关于作文教学,“阅读”“生本”“能力”,这三个关键词每一个都这么让人忧心,但我的思考和实践却是真实的,并且我很希望能对这种被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郭吉成老师概括为“碎片、盲目、随意”的作文教学现状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这就是我所谓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三个突 破口”!
我有时候想,也许学生写好作文真的没那么复杂,因为写作可能只是对我们人生记忆的一种唤醒,或者是对未知将来的无限期待,更或者只是表述当下人生的一些迷惘和思考。只是,我们的社会,试题命制者,语文老师,甚至学生自己,都曾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它的负担,以至于如此让人 揪心!
大道至简,有时候,唯其返璞归真,才能悟得本源!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级中学;3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