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19-03-23 09:04李碧旋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实验教学

摘 要:有效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水平,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本文通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的分析和思考,希望以此有效改进小学科学的数学方法,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感受实验的详细过程,并从中获得有效知识,这也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我结合目前听过的一堂课——(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 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动力,只有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才能促使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学习情绪,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高效性。而怎么创设学习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我认为: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学习情境(如谜语、故事、游戏等),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吴老师一说要进行猜谜游戏,全班学生情绪高涨,老师刚说完谜题:“叶子有两片,左右各一边,说话能听着,终生不相见。”学生们都纷纷举手……可以说老师设计的这个谜语切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积极思考教学问题,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推动后继实验探究的高效开展。

二、 科学合理地选择方法,正确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其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感受探究的魅力,同时它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些功能都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但纵观实际,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实验探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也相当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在实际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总之,就是选择合适于学生学习的方法,确保实验探究的有效性,这个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中,实验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鼓槌击打鼓,观察放在鼓面上的气球上的食盐的振动情况。但由于吴老师没有指明食盐放置的地方,所以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学生把食盐放在鼓上再敲而不是放在气球皮上,学生用鼓一敲食盐就散开了;有的小组六个学生中一个在认真做实验,一个记录员在专心记录,其余4个同学有的因为没有参与到其中,注意力分散了。最后的实验记录单上鼓膜的振动情况一栏有的学生写较强,有的写幅度大、幅度小,而不是像吴老师板书的:振動明显和振动不明显;有一个小组因为食盐是湿润的,所以做实验的结果是不明显的……

总体来说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对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的设计和操作是有效的。实验当中有些不足之处:我认为这时吴老师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应该要有预见性。如在让学生分组实验前要来一份“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并讲清楚各小组成员实验时的具体分工,做到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又如有个小组因为食盐是湿润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所以教师在具体设计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提升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三、 改进教材,有效实验

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探究形式时不仅要紧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科学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有时候教材的编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教师依然是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来开展实验教学,就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够适当改进教材,那么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增强不少,《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在研究耳廓的作用时,教材里是一个男孩用双手靠拢嘴巴喊:“喂!你—好—吗?”,听的同学是一只手放在耳朵边听。改进方法:吴老师在这一环节中,使用的方法是转一个小机器发出固定的声音,让学生先把手放在耳朵边听,再让学生放开手来听,问学生:“哪次听到的声音大?”同学们都回答是第一次,也就是把手放在耳朵边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我认为这个环节吴老师转动一个机器发出的固定音量来做测试是合适的:教材里是一个小男孩发出的喊声,虽然是同一个人,可是每次发出的音量却是不固定的,做出的实验结果不是最准确的,所以吴老师对教材有所改进能够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验证明:只有灵活运用实验教材,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四、 补充延伸,拓展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获取知识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融入一些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相关内容,要积极开展课外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相连,只有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后拓展实验中,才能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课内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结束后吴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回家想这个问题:“人长着两只耳朵仅仅是为了美观吗?”课后抛出的这个问题和全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长在我们脸上的一对耳朵是司空见惯的,到底仅仅是为了美观吗?还是有其他用途呢?学生们课后再思考这个问题,对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起到巩固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让学生用心去经历和感受,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碧旋,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仑苍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性实验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