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1]。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红色+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载体,地方“红色+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也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为红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探索地方“红色+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及教育实践的开展离不开育人平台及载体的建设,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学科及文化背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积极主动搭建、拓展研究平台和载体。高校应成立或与地方合作共建红色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形式的“院”,构建系统化、课程化的红色文化培训体系,加强对地方或区域红色资源的研究挖掘和转化运用,让红色革命文化入教材、入课堂,让红色革命精神入脑、入心。与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等形式的“库”,组织师生开展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等数据的采集与储存。成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联盟、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联盟等形式的“联盟”,聚集区域地方红色文化研究的有志之士或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地方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群、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培训基地等形式的“基地”,承担高校及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的职责。
课本、书籍等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接、关键因素,优质的教材和特色课程更能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高校有着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文化知识载体,应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编印以红色英雄故事、地方红色旧址、地方红色歌曲等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科学评估学生的具体需求,在兼顾学校课程资源的前提下,设计和开发个性化、校本化、多样化的课程。鼓励老师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融入教材,由学校资助编印和出版红色文化方面的书籍,如大学生红色文化系列读本、革命先驱系列丛书等。根据专业老师的研究特长及地方红色文化的历史特色,编印《红色文化研究动态》《革命文化研究概览》等杂志,刊登最新研究数据和成果,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研究力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红军长征胜利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历史题材纪念画展活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牢记历史,坚定信仰。通过以上平台和载体,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优良学风、校风的创建之中,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校园氛围,打造以红色元素为主旋律、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3]。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教学环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学校应以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和基地为依托,以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为契机,抓课堂教学效果,推动“红色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新形势下国内高校都在尝试探索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的路径,也遇到了很多难点。归纳起来就是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制度先行,出台相关纲领性文件和政策配套方案,剖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从课程类型、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在教学实践上尝试构建“课内+课外+校外”、“理论教学+在线学习+社会实践”三维一体多元化的模块化教学法,以实际教学效果倒逼改革体系的完善。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地方红色文化特色,邀请专家、道德模范、红军后代、历史亲历者等走进课堂,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通过全方位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让全校教师将红色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融入教育教学,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让“思政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发挥红色文化的课堂教学育人效果。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精髓,在高校中以红色文化促进思政改革,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有利于抵制和反对西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侵蚀,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提升高校党委的领导和治校能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等各级各类领导小组的建设,配套改革的保障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高校党政领导对地方红色文化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高校党政领导要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思政课,传播红色文化知识,有效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提高课堂抬头率,提升课堂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红色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创新[4]。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是一项固本工程,更是一项铸魂工程。”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高校彰显“红色+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提供了源头保障。
红色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融合的产物,接续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红色+传统”文化育人新常态的建立,更能帮助高校师生理清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高校应利用地方烈士纪念馆、博物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把传统文化原汁原味搬进大学课堂,以红色、革命、非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仪式为手段,推进大学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入传统文化作品和传统节日进校园,例如以地方红色名人命名学院及校内道路、建筑,设立历史名人大讲堂,把优秀的地方红色文化引入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组织师生观看《雨花台》等专场演出,助力红色精神的传承和理想信念的坚定;参与清明节的祭祖、扫墓,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重阳节登高祈福等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以及传说,营造“红色+传统”传承及弘扬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红色+传统”的育人模式能坚定和提升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让能彰显和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作品走出去,增强了以文化输出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高校应以夏令营、海内外文化交流团等载体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传承经典感受中国文化”等形式的活动,邀请国际友人及华裔青少年参加舞龙、舞狮、太极、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和精髓。通过峰会、论坛、研讨会等平台组织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彰显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成立国学研究院、孔子学院等“院”,开设文化讲坛,文化沙龙等“场”,请进来校外“大家”传授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培育身边典型,落实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组织开展“校园道德模范”、“最美传承手艺人”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和树立传统文化传承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红色文化蕴含着大学生“双创”人才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勤劳进取的奋斗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越挫越勇的勇气。
(1)注重将红色文化基因浸润“双创”教育。高校的“双创”教育需要平台和载体,更需要红色基因的融入,“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街区”、“ 创新创业中心”已经成为“双创”教育的主流和成熟的平台,以平台为载体,通过“青马培训”、“社团建设”、红色文化课堂、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精髓在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培训中教授给学生,从思想引领到素质拓展,从线上模拟到线下实践,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灵感的萌发地“摇篮”。
(2)注重将“红色成绩单”纳入学生培养方案。高校“双创”教育求实效,就需要有考核有依据有抓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红色学分”、“创新学分”等,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展开,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双创”的积极性。学生获得了学校承认的“红色成绩单”,便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凝聚力,通过参与“创青春”、“挑战杯”等各级各类高水平“双创”竞赛,在实战中得到历练,同时也会产生高质量的竞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