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灵凤,马丽丽
(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宁夏 吴忠 751300)
胃镜是临床上消化道疾病价格低廉,准确性高,应用广泛。但普通胃镜往往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咽痛等。这给患者造成不小的困扰,许多患者畏惧插胃镜。本研究对消化内科需要胃镜检查的患者使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镇痛,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及其他干预,分析该种麻醉方案在临床上使用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从2017年6月-2018 年3月于本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7~84 岁,平均 (66.8±7.9)岁,体重44~81 kg,平均(60.3±4.1)kg,统计分析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临床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1 事前准备
麻醉前8小时内禁食、禁水,以免食物影响判断及操作。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饮酒史、用药史以及过敏史等,记录患者体重,并根据体重换算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前需要保证患者神志、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情况等生理状况正常,麻醉前三分钟,在患者喉头喷入麻醉剂,以减少患者喉咙的不适。
1.2.2 麻醉措施
观察组:患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宽松衣领,双腿微曲。检查患者是否有假牙,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如有假牙则应在麻醉前取出,并使用牙垫。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0.5 μg/kg的芬太尼和2 mg/kg丙泊酚。确认患者彻底进入预期的麻醉状态后行胃镜检查,此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情况等[1]。对照组:检查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与阿托品,苯巴比妥钠用药剂量为 0.1 g、阿托品为0.5mg。
1.3.1 镇静效果
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主要分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具体评分入表1所示。
1.3.2 满意度评分
以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以前两者占比为整体满意度。
将收集的数据予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置为0.05,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Ramsay镇静程度评分内容
满意度的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的麻醉方式(P<0.05)(94% vs76%),如表2。此外,在麻醉及检查过程中观察记录发现,观察组患者能够在 3~12 min内完成胃镜检查,且不会发生麻醉并发症,在检查后的 3~8 min,神志能够顺利恢复。而对镇静程度的评分显示,镇静程度主要分布在1、2、3级,以2级占比最多,存在35例患者。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后满意度比较
表3 观察组麻醉镇静程度评分
胃镜是现阶段临床上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由于胃镜检查侵入性强,因此患者基本都会对其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导致出现畏惧心理,不愿接受检查,对疾病的顺利诊断造成了不少的困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患者行胃镜检查时,给予患者静脉麻醉进行镇痛,不仅能够减小应激反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几率[2]。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吗啡类似,丙泊酚为烷基酸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在静脉注射后能够迅速分布于全身,在40s内促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进入麻醉状态的过程迅速、平稳[3]。
笔者认为,此类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也相对重要。术前,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好麻醉药量,还要随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胃镜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合理的根据患者神志进行麻醉唤醒,叮嘱患者进行合理的卧床休息,如保持左侧卧位休息30min,避免发生呛咳、窒息等,此外,在患者出院前需要通过检查确保患者神志完全清楚,并且其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数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