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加速康复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理念和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最早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护理效果确切。本研究分析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57.24±2.2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1-77岁,平均(57.68±2.4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手术前12h开始禁食,根据常规进行肠道准备和放置鼻胃管。术后需在鼻胃管拔除后进食,
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一是在手术前加强健康教育,戒烟、戒酒、术前营养筛查,不常规置胃管,不灌肠,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可口服清饮料;手术前晚应用两次聚二乙醇电解质粉末与2000ml温水口服混合。二是术中做好保温护理,使用短效镇痛、短阿片类药物,可加速术后快速苏醒,不抑制肠蠕动;术中输液提倡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三在完成手术后尽快移除各种导管,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并帮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术后尽快恢复经口进食、饮水,在早期口服辅助营养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开始给予流食和半流食。患者经口进食后可不需静脉补液,口服镇痛药物可有效控制疼痛。无发热、活动正常、进食正常和拔除导管可出院[1-2]。在病人出院24-48h内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及指导,术后7-10d门诊回访,加速康复临床随访至少持续到术后30d。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的时间、手术治疗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则手术配合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深静脉血栓等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施行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实验组住院的时间、手术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的时间、手术治疗配合度相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的时间、手术治疗配合度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结直肠癌手术知识掌握度(分)对照组 45 8.45±2.66 82.24±3.57实验组 45 6.24±1.24 96.05±3.24 t 8.214 9.177 P 0.000 0.000
实验组深静脉血栓等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深静脉血栓等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3 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相比较(±s)
表3 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生活质量实验组 45 护理前 56.91±0.25 56.12±0.21 56.25±0.56护理后 23.21±0.32 35.34±0.17 96.24±0.67对照组 45 护理前 56.87±0.21 56.20±0.13 56.81±0.13护理后 44.53±0.69 43.53±0.21 43.21±0.22
实验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4.
目前,加速康复护理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围手术期身心应激,从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尤其对于手术患者对结直肠癌有非常明显的效果[3-4]。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和术后尽早拔除导尿管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手术后尽快下床活动,避免留置导管引起的不良刺激。术后早期进食对于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非常重要。这主要是由于早期进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从而预防或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并改善营养状态,降低感染和压疮风险[5-6]。
表4 两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的时间、手术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深静脉血栓等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