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 李艳涛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通过网络性侵害儿童的案例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据部分地区法院统计,近年来审理的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中,有近三成是被告人利用网络聊天工具结识儿童后实施。网络性侵害儿童的隐蔽性更强,更难发现和追踪,而且从已发案件来看,受到网络性侵害儿童的低龄化现象突出。
据相关资料,以猥亵儿童犯罪为例,近十年来,猥亵儿童犯罪人数大幅增长,犯罪案件数从2004年的1320件增加到2018年的3567件,2018年比2004年增长了171.29%。
2018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将骆某猥亵儿童案等三起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
被告人骆某(男,1993年7月出生)无业,2017年1月,被告人使用化名,通过QQ软件将13岁女童小羽加为好友。聊天中得知小羽系初二学生后,骆某通过言语恐吓,向其索要裸照。在被害人拒绝并在QQ好友中将其删除后,骆某又通过小羽的校友周某对其施加压力,再次将小羽加为好友。同时骆某还虚构“李某”的身份,注册另一QQ号并添加小羽为好友。之后,骆某利用“李某”的身份在QQ聊天中对小羽进行威胁恐吓,同时利用周某继续施压。小羽被迫按照要求自拍裸照10张,通过QQ软件传送给骆某观看。后骆某又以在网络上公布小羽裸照相威胁,要求与其见面并在宾馆开房,企图实施猥亵行为。因小羽向公安机关报案,骆某在依约前往宾馆途中被抓获。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人行为构成猥亵儿童罪,系犯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但检察机关认为:猥亵儿童罪是指以淫秽下流的手段猥亵不满14周岁儿童的行为。刑法没有对猥亵儿童的具体方式作出列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认定。实践中,只要行为人主观上以满足性刺激为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猥亵儿童的行为,侵害了特定儿童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应当认定构成猥亵儿童罪。网络环境下,以满足性刺激为目的,虽未直接与被害儿童进行身体接触,但是通过QQ、微信等网络软件,以诱骗、强迫或者其他方法要求儿童拍摄、传送暴露身体的不雅照片、视频,行为人通过画面看到被害儿童裸体、敏感部位的,是对儿童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的严重侵害,与实际接触儿童身体的猥亵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应当认定构成猥亵儿童罪。对于检察院机关的抗诉意见,二审法院予以采纳,认定骆某犯猥亵儿童罪,改判有期徒刑二年。该指导案例进一步明确了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实施非直接身体接触的猥亵行为与实际接触儿童身体的猥亵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可认定构成猥亵儿童罪(既遂)。
201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强奸猥亵儿童典型案例。
蒋成飞猥亵儿童案: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间,被告人蒋成飞虚构身份,谎称代表影视公司招聘童星,在QQ聊天软件上结识31名女童(年龄在10~13岁之间),以检查身材比例和发育状况等为由,诱骗被害人在线拍摄和发送裸照;并谎称需要面试,诱骗被害人通过QQ视频聊天裸体做出淫秽动作;对部分女童还以公开裸照相威胁,逼迫对方与其继续裸聊。蒋成飞还将被害人的裸聊视频刻录留存。案发后蒋成飞被江苏省南京市某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蒋成飞严重侵害了儿童身心健康,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且属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从重处罚,以猥亵儿童罪判处被告人蒋成飞有期徒刑十一年。
李堉林猥亵儿童案:2018年3月,被告人李堉林(32岁)通过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结识被害人C某(男,时年13岁),后李堉林通过网络聊天得知C某系未成年人、初二学生。同月17日下午,李堉林到四川省某酒店房间登记入住,并邀约C某到该房间见面与其发生了同性性行为。案发后,四川省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堉林犯猥亵儿童罪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堉林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应当依法从重处罚,以猥亵儿童罪判处被告人李堉林有期徒刑三年。
上述三起案例审理表明,构成猥亵儿童罪,既包括行为人主动对儿童实施猥亵,也包括迫使或诱骗儿童做出淫秽动作;既包括在同一物理空间内直接接触被害人身体进行猥亵,也包括通过网络在虚拟空间内对被害人实施猥亵。
网络性侵害儿童犯罪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犯罪,犯罪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被害人年幼、心智不成熟、缺少自我防范意识等条件,更易达到犯罪目的;被害目标具有随机性,涉及人数多;犯罪分子所获取的淫秽视频、图片等一旦通过网络传播,危害后果具有扩散性,增加了儿童遭受二次伤害的风险。
三起案件审理反映出,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网络信息管理,以及学校、家庭如何帮助儿童提高识别网络不良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防范网络儿童性侵害已迫在眉睫。特别是第三起案件,依法对被告人从重处罚,向社会公众传递出依法平等保护男童的明确导向,也希望学校和家庭对男童的性安全教育给予同等重视。
为防范和减少网络性侵害发生,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学校和家长携手合作,通过加强管理、行业自律,改进技术,设置儿童对特定网络的禁止链接和不法信息识别、屏蔽,强化儿童使用网络的安全教育等多种途径,共同为儿童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特别是老师和父母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帮助儿童增强预防网络侵害的意识,让儿童了解和掌握识别性侵的能力,及时发现儿童的一些异常变化,遇到疑似性侵害或苗头,及时发现和报警,进行干预,避免严重侵害发生。
长期以来,国人对“性”的话题十分避讳,对于防性侵的安全知识,不仅儿童一无所知,成年人也所知不多,甚至羞于提及。老师不好意思讲相关知识,甚至生理课让学生自习,这在一些学校并不稀罕。不和孩子谈“性”,是许多家长的共同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主动了解性知识的青少年,还会遭到嘲笑。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补上“性教育”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儿童,更需要脱盲的是家长、教师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家长应该突破传统观念,适当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提高孩子的警惕性。学校应当补足性教育短板,教授儿童与其年龄相符合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儿童具备识别性侵的能力。
同时,还应当构建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让保护儿童成为每个居民自觉的社会义务。每个人都应认识到,在儿童问题上,“事不关己”意味着犯罪,只要发现某个孩子处于某种不安全或可疑状态之中,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都应该采取有利于孩子安全的措施。及时发现儿童的一些异常变化,遇到疑似性侵害,及时发现和报警,进行干预,避免严重侵害发生。
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罪】【强制侮辱妇女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