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俑作为一种特殊的随葬品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排列有序的俑群组合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场景[1]。我国古代墓葬中人俑的出现是厚葬制度下产生的文化现象,象征社会的进步。随着东汉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陶俑展现在世人面前,丰富了人们对汉代美学的认识。东汉陶俑形神兼备,生活气息浓厚,时代特征鲜明,体现出当时大众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东汉的社会生活,是东汉地主庄园的鲜活再现。这与当时庄园经济的繁荣发展、统治者的推崇、开放的文化政策以及广泛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东汉陶俑;陶俑艺术;庄园经济
在我国,人物陶俑历史久远,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物陶俑。至东汉,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富强,这一时期的繁荣局面推动了陶俑艺术的发展。陶俑在这一时期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大多反映墓主人生活富足,和供墓主人享乐的俑类,多成组出现,题材种类丰富。多种类型的陶俑可以直接反应当时丧葬礼仪文化,不仅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具有文化与历史的双重价值。
1 东汉的丧葬观念与墓葬特点
汉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至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典型特征,财富空前积聚,为当时的厚葬之风提供了保证。而厚葬之风也深刻影响到当时整个社会。其次,当时的孝悌观念,也起到了催化作用。忠与孝以丧葬隆重与否作为判断标准,形成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观念。而汉代的丧葬观念流行“事死如事生”,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大多模仿生人住宅。在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与现世相一致,成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缩影。东汉时期,统治者虽屡禁厚葬,但厚葬之风仍不能止[2]。再加上地主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则是为适应几代人合葬的穹隆顶墓、崖墓、前室横列墓及大家族墓地相继流行。陶制楼阁、田地、仓、井、家畜模型与侍俑、乐舞俑、农夫俑以及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所见的手工作坊、牛耕、池塘等表现官僚地主封建庄园经济特点的新葬俗,一应俱全[3]。值得注意的是,葬俑的组合形式也从汉初的兵马俑、侍俑为主,变为俳优俑、乐舞俑及农夫俑为主,这是当时的庄园经济与地方豪族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反映。而庄园经济的存在,则为陶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消费人群。
2 东汉陶俑的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
东汉陶俑在西汉陶俑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规格与形体比秦俑略小,其造型艺术生动活泼,轮廓线条流畅,表情欢快,表现出典型的东汉时期特征,社会富足安定,国力强盛。在东汉贵族、富人的庄园中,劳动者数量可观,杂技、说唱等娱乐节目的表演者也不在少数。陶俑表现的是豪族庄园的情趣,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欢愉情调。
东汉陶俑的创作者们为追求神韵塑造,陶俑形象多注重于其内心世界及神情的把握与刻画,重点突出其面部表情热情奔放及憨厚姿态,大多带有“喜乐”神情,表情柔和且放松,轻松怡然,与秦俑形成鲜明对比。其质朴、纯真的笑容,没有秦俑的战争紧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安定的轻松感与国富民强的自豪感。另外,工匠们刻画陶俑形象时,并非采取其静止姿态,而是捕捉了人物在行动过程的瞬间予以表现,因此形神兼备,颇为动人。如四川成都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头扎巾帻,弄眼耸肩,吐舌努唇,眯眉笑眼,上身赤裸,下身穿宽大管裤。然而其头大身小,比例失调,但其艺术形象生动传神。又如洛阳出土的杂技俑,身穿长袖短衣,下着肥大喇叭形裤,其动作、姿势极其夸张。为了突出舞俑的步伐,工匠们增加人物下肢的长度,使其超出人们惯常的想象,而为了表现杂技的惊险,适当地缩短双腿的长度,以增加其稳定性[4]。这正是东汉陶俑的另一特点,为追求形神兼备,有些陶俑的创作忽略了人体结构比例是否准确,特地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因此,从陶俑所传达出的审美格调来看,东汉陶俑更加注重人物动态的塑造,表现民间的娱乐情调,体现动态、夸张的美学效果,由此来张扬民间喧闹、调笑的气氛。这些生动形象的刻画,既非工匠们主观臆造,也不是照抄或者盲目模仿,而是其深入民间,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了解,用及其大胆夸张的手法对无数的形象进行归纳与提炼,创造出更为鲜明的陶俑形象。另外,东汉陶俑的造型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与当时的审美风尚也有直接联系。东汉庄园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强使得人们精神面貌积极性向,人们的审美情趣自然也得到很大提升。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影响了人物陶俑艺术的造型,工匠将当时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人物陶俑造型之中,使得陶俑造型颇为动人。即使在两千多年的今天也能让所见者感受到陶俑的饱满热情。
3 东汉陶俑艺术的时代背景
1)汉代经济繁荣。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可以说是最先发生作用的因素,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构成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前提。东汉庄园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经济模式而迅速发展,豪强地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能力,因而能占有较先进生产工具与充足生产资料,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具主导地位。因此,有充裕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艺术的发展上,以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东汉陶俑艺术作为汉代庄园艺术是为庄园生活服务的,乐舞俑、俳优俑和农夫俑等人物俑的主题属于汉代庄园生活的范畴,是汉代庄园生活的一种生活和生活的表现和反映。另外,通过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庄园经济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政策开放。两汉的统治者博大的心胸、开明的思想使之面对各种文化都能兼收并蓄,例如汉代“乐府”这一政府管理音乐的机构从根本上确立了宫廷“雅乐”与“俗乐”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新局面[5]。这种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对当时的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反映在东汉陶俑艺术上,则是舞俑、吹箫俑、抚琴俑以及俳优俑等等的体现。东汉时期,四川陶俑可以说代表当时陶俑制作的最高水平。在对中原文化以及外域文化的吸收借鉴下,融入了本地传统,故外在形态还有所差异[6]。比如背童俑似来自洛阳地区,洛阳涧西16工区M54出土一件背童俑,时代为东汉早期[7]。南阳军帐营画像石墓中出土抱盒提壶俑,时代为新莽至东汉前期[8]。四川当时虽属偏远地区,但似乎未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东汉陶俑艺术便是最好的表现成果。
4 结语
东汉陶俑以一种独特的陶塑艺术形式凝聚了汉代社会精神。形态各异的陶俑在造型上的夸张手法,生动且豪放的神情,显示出特别的气质和美感。这些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其本身不仅反映了汉代雕塑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而且反映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焕发着强大鲜活的生命力,张扬乐观自信的生活热情、审美风格和文化精神,体现出汉代从先秦理性主题走向平凡、世俗化的感性情趣,也反映出当时庄园经济的发展与百姓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作为印证汉代庄园文化的历史文物资料,同汉画像石一样,其传达出的历史信息与史料文献相互印证,并弥补了文史资料的不足。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
[1]索德浩.四川汉晋陶俑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18.
[2]张妍.从陶俑艺术看秦汉时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李如森.东汉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4]邓青兰.东汉陶俑雕塑造型的形神特征[J].雕塑,2012(6).
[5]刘琰.汉代社会生活中舞乐热潮现象及原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6]索德浩.四川汉晋陶俑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18.
[7]翟继才.洛阳涧西16工区发掘简报[J].考古通讯,1957(3).
[8]赫玉建,蒋宏杰.河南南阳市辛店熊营汉画像石墓[J].考古,2008(2).
作者简介
候晓宁(1995-),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西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