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为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幼托机构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密切、长效合作,使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走出象牙塔,走入工作岗位去实地学习应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为进一步提升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成效,本文特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
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利用幼托机构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教育职能而打通学生社会实训的通道,对幼托机构来说,和高职院校合作无疑是增强了自身的人才储备能力,便于其做大做强;而对高职院校来说,和正规的幼托机构合作,显然是节省了教育成本,两者互惠互补各取所需,共同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1 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高职院校和幼托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学习实训平台,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已趋于完善,为许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上岗经验的教育实训平台,并显著提升其工作能力。当然,要合理应用该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幼托机构必须是正规的,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可采取鼓励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最后,只有职业素养考核通过的学生才能进入幼托机构实训,以免影响幼托机构的教育质量。
2 如何有效开展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1 高职院校和幼托机构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承办主体是高职院校和幼托机构,所以两者只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该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当下,高职院校由于教育性质、目标等原因,和社会幼托机构的交流合作机会越来越多,这为有效开展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
2.2 教师和学生需要就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意见统一,步调一致
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只有两者做到思想统一而目标一致,才能顺利推进校园合作培养模式。目前,许多学生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太了解,认为进入幼托机构实训是浪费时间,或是只为快点谋生挣钱,对于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教师应及时纠正。
2.3 教师要向家长说明情况,征得家长的谅解和帮助
家长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成为学生锻炼能力的“小白鼠”,所以对于这点,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及时给家长沟通说明此类问题,并做出工作承诺,以此获得家长朋友的谅解,在出现工作困难时,家长也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照顾孩子。
2.4 理顺学生和幼托机构之间的权利关系
学生和幼托机构的关系不能仅依靠学校来维系,这样很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让学校白白吃哑巴亏。所以,在依靠学校之外,还要理清学生和幼托机构之间的权利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幼托机构要实付给学生一定的实习费用,不能让学校全额承担。
2.5 高职院校要派1-2名教师跟随学生进行实训
这样做的目的有四个,第一个目的是方便对学生的实训行为进行监督指导,从而提升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作用;第二个目的是观察和调研社会上幼托机构的办學质量,并选择更适宜的合作伙伴;第三个目的是作为独立于学生和幼托机构之外的“第三方”,处理两者之间的权利关系;第四个目的是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不断洞悉社会发展与变化,贴切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3 如何提升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3.1 幼托机构要继续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和信誉
幼托机构作为社会上重要的婴幼儿教育机构之一,承担着照顾婴幼儿、保护婴幼儿的重要责任,绝对不可马虎大意。所以,幼托机构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精神指导,在做好学生实训工作的前提下继续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和信誉,从而赢得更多学校的认可,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高职院校要继续鼓励学生进入幼托机构实训
上述中提到,部分学生不愿意进入幼托机构实训,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在照顾学生工作期望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宣传、发放补贴等方式吸引他们进入幼托机构实训,同时也要和幼托机构积极协商,提升学生的工作地位和生活待遇。
3.3 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要继续加大力度提高教育成效
在和幼托机构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提升教育能力,努力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从而在源头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而不应抱着“有了幼托机构,教育就可以放手”的态度。
3.4 广泛调动社会教育资源,推动校园合作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
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对提升学前教育成效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为学校和幼托机构提供了连接社会教育资源的便捷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和幼托机构应积极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提供新环境。
综上所述,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教育形势下,大力推进和优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幼托机构、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来说都是大有裨益。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关于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更多细节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志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的理念[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21-125.
[2]王丽娜,郭京洙.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以延边大学师范分院为研究对象[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5).
[3]陈新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4(5):130-132.
[4]宿丽艳,耿洪波.高职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科技风,2016(24):26-26.
作者简介
谭雪娇(1985-),女,汉族,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