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城市公共空间

2019-03-22 02:28赵诗晨杨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城市

赵诗晨 杨旭

摘 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载体,体现其精神的价值,由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景观、人群等构成。由于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背离了人的需求,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表面的统一,可以说是用了一个“公式”,把城市景观套用进去,这就造成了“千城一面”。城市在不断发展,旧城被重新改造,美其名曰是提升城市风貌,城市景观一年一变,百年老树换成新苗,旧时景观不再;一座一座城市的建造,人口不断搬迁,促使新城市的产生,新文化的孕育。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迷失状况,文章从其价值产生的出发点入手,针对居民社会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探讨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及原因。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价值构建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处空间场所同时还是一处社会空间,在此可以进行人的社会性活动,进行教育培养人的公共活动。 对于城市空间的价值追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时代背景其追求都有所不同,人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社会性生物,人是具有创造性、选择性和社会性的动物,所以在城市空间的追求上,人有自己的审美和选择。但城市的价值构建有其基本构成就是功能上的需求、社会上的需求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公共空间的基本使用功能是基础,承载公共生活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意义,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是纽带,在物质环境和精神意义之间建立媒介,精神意义是公共空间的根本目标。总的来说,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是为人服务的,人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人在城市空间中活动这处空间才能鲜活起来,城市空间为人提供了活动空间,那么这处空间如何吸引人来此活动,就又回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中,只有当众人选择了此处,其城市功能才算是成功。

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出发,有利于体验人的行为活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阐释人的需求分为五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不断在变化的,人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开始进行社交活动,因此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人们社交的场所,人要在这个场所中体会到平等与尊重。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评述

由于我国城市物质空间的基础水平差,城市生活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忽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度追求土地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体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和内容构成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空间不足、公共设施不完善或是空间功能单一、文化建设的沉沦等系列问题,一些问题导致城市空间的价值构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一)城市公共空间不足

随着城市的快步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居民的文化诉求越来越高,导致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总量是不足的,在城市中寻找一处可以休憩谈天的空间几率较低,城市中到处充满着喧嚣,人无处存在,找不到归属感。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逐渐私有化,只有消费才有资格站在城市公共空间这块场地上。商业化的场所逐渐变多了,人的私有空间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不仅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充,还因为人们没公共意识。事不关己是现在众多公民的想法,只有意识到损害到了自身利益的时候人才会站出来。其中建筑与外部空间是没有联系的,例如人在商店外等同伴,如果不想进入商店的空间,而在商店外部等候,外部却没有一个空间以供等候或是休憩。城市中的空间建构多为经济利益驱使,没有为人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城市公共设施不完善

连接是构建人类社会之根本所在,以至于破坏连接可以破坏社会本身及其传统,无论是对日常应用还是空间规划基本思路而言,连接都可以说是城市的核心与本质精髓。在城市空间中人与空间之间的连接是公共设施,如果在空间中,人对设施做出了一定的行为,那么空间中的设施就有了价值意义。公共设施包括有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交通设施和休憩设施,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但是现今有很多城市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城市建设中更多想到经济效益,对于文化设施没有加以考虑,例如,现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都逐渐被“隐藏”。城市空间中也存在着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问题,这就导致居民的公共活动品质和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在“市民”广场的设计中忽略了人的使用需求,例如广场上没有休憩座椅或是休憩座椅没有满足使用人群需要,下雨时没有遮挡的地方,夏天没有遮凉避阴的空间,垃圾无处可扔等等。城市空间中没有合理的设计活动空间和景观尺度以及对公共设施的完善,以至于影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不利于人的公共生活活动的开展。

(三)城市空间功能单一和尺度失常

城市的公共空间生活单一,空泛,现今大多空间为市民广场、商业广场等,其功能和形式多为人提供休憩、活动的空间,但是空间中的设计大同小异,单一的功能配置和单一的空间布局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单调。例如,市民广场中大多空旷,广场中布置有健身器材,种植绿植,这便是市民广场。商业广场中布置几款时尚雕塑,水景、夜景迷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大多是大草坪铺地,由厚重的地砖组成,要不就是极为讲究的草坪几何图案铺就,所谓的市民广场不过就是城市中一个符号,没有深入人心地为人思考。城市空间的尺度也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性,道路宽、广场大、建筑雕塑大且高,人处在这样空泛不适宜的空间中容易迷失自我。这些空间功能单一,没有与周围建筑或是整个城市功能有机地统一结合,单一的空间造成了人与空间活动行为的隔离,单调、乏味的空间不能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办法满足人的精神层面需求。

(四)城市文化建设的沉沦

城市发展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座城市的兴起会伴随着浓厚和精彩的历史文化的出现,其中包括人物、故事、符号图案、节日等等。目前大多城市摒弃了本土文化元素,崇洋媚外,虽然在城市广场中宣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柱体却是罗马柱。这是现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沉沦,使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本土文化没有认同感,城市缺乏地域特色与场所精神。文化是公众所有的,因为意义是公众所有的。文化由社会通行的意义结构组成,人们通过这些结构构成信号领会并相互联系,或者通过这些结构察觉侮辱性从而加以反驳,就等于说文化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某人的心智、人格、认知结构,或随便什么的一个特征,但是这种说法比起说印度教神秘论、遗传学、动词的进行式、酒的分类、习惯法或“一种条件诅咒”的概念就是文化来,并没有说出更多的东西。一个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歷史,那么在这所城市中的人都会通过了解地域文化而链接在一起,把人链接在一起的是文化,通过空间传播文化,城市公共空间中文化魅力的输出与输入都对群众起到很重要的教育和传承的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

开放空间支持人们众多的交往行为,对于实现城市空间的人性化交往,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及维持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空间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策略,贯彻人文主义的精神。其实公共空间是人活动的一个场所,是一个空间载体,它是人的基本需求的反映,空间中的设施、尺度都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其空间的功能性。现今城市公共空間注重“功能主义”的同时,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提高,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同时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是日益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公共空间还应满足“审美功能”。城市空间中不仅需要解决功能的需求也要构建城市的形式美感,这都是回归于人本身的追求,为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质和优质的场所,使适用人群能够在其中更好地生活。社会需求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清晰地把握这一脉络。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又不仅仅是为人提供一处场所,而是需要人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谐相处。被人们忽略的城市空间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人无法在户外场所中进行社会行为,给城市整体的价值构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就促使设计规划师在设计时也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城市环境是可以被影响的场所,那么作为人的生存空间,需要看到未来的环境是如何,能否长期为人提供生活场所。再者为人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应该结合绿色生态设计策略和人体功能学进行规划,顺应地形结合人工材料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城市空间,应当看到这座城市的特点和魅力,结合地域文化和特色营造属于这座城市的风景。城市空间的价值构建中需要满足空间的认知需求,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都需要空间中有这样一个指示,对空间有一个定位,指引人进行某种活动,利用人的感官系统感受空间中的鸟语花香,寓情于景,建立起人与空间的关系。

三、结语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单阐述,简单了解当前中国城市空间的缺点,城市的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人和环境也应当发展进步,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之后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水平,不再停留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上了,而是需要社交、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层面上。人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造的中心,营造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就能够为人提供多样性的活动,在设计应当关注“人”的自身群体,同时兼具“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营造舒适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寻找城市的归属感也变得极为重要。景观设计不只是为今天而设计,也是为更好的明天而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昊.公共空间的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思辨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李昊.公共空间的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思辨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蔚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城市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