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竹 张淇睿
摘 要: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是先辈们多年积累并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与精神财富,其涉及的艺术领域极其广泛,影响深远。而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并将其精华部分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文章以日本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对其设计手法及文化内涵的影响,并以“枯山水”“茶庭”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中国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园林美学;庭院景观;枯山水;茶庭
一、中国园林美学中的“景”与“象”
“景”与“象”最早起源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文学领域,文人们热衷于对“景”“象”之境的描绘。渐渐的这种意境营造手法延展到诸多艺术领域中,其中對园林艺术影响深远。与其他艺术领域不同的是,园林艺术的塑造需要借助于实实在在的景物,因此用“景”来诠释实,“象”来代表虚,“景”“象”之境可以解读成虚实相生可以从有限跨越到无限的意境空间。这种境的塑造,不妨碍园林意境中的“虚灵之气”,不影响“境生与象外”的美感。
在我国园林美学中意境的营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意境的精髓便是形与神的交融合一,也可以理解为是艺术创造者的真情流露以及通过实际景物带给欣赏者的精神共鸣。所谓“景”“象”之境,“境”的描绘更加突出强调了实景与艺术感知的一条界限,由现实之景,带入到艺术之“境”,由此二者成为艺术中的“景”与“象”,因此在中国园林美学中“景”强调造园元素的联系与组合,而“象”更加侧重于景物虚灵性的塑造。简单说在“景”“象”之境中,“境”的含义较为宽泛,园林美学中的境指的是营造出来的艺术之境,它不仅仅包括实际的美景,还包含着由“景”所呈现出的“象”。
中国园林美学中,境中之景,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其自身有着丰富的融合性,便会出现司徒空所说的“象外之象”。意境是人们思与境相谐的产物,并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思在境中形成“象”,“象”是不可见而可感的,在原景的基础上会萌生出更多的感觉,就是所谓的“韵外之致”。
二、以“枯山水”和“茶庭”为代表的日本庭院景观
在我看来枯山水已经远远超越了单一的园林概念,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抽象的艺术。枯山水不是我们印象中用水景来描绘的山石、溪谷等自然园林景观。这种抽象的艺术景观在平安藤原时代被提及,在禅宗思想盛行的镰仓时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到室町时代中期枯山水的样式被基本确定下来。其中,京都的龙安寺和大德寺塔头大仙院最为人所知。枯山水即无水之庭,在加入文化内涵之后其形式也得到了深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砾代水、以石拟岛的全新表现形式。在枯山水中,砂砾是水的象征,用细腻的砂纹来表现水的涟漪、波涛、旋涡、流淌等,充分表现了水的灵动之感,所以砂纹的描绘在枯山水的建造中是极其重要的。同时枯山水景观的产生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日本缺水严重,加之石材丰富,为枯山水的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枯山水的发展发展成熟也离不开佛教、禅宗、茶文化的推动作用。由于禅茶文化在日本的盛行,日本至今已有一半以上的园林全部或局部选用枯山水景观。
如果说禅宗思想造就了枯山水,茶道则创造了茶庭。茶庭又叫做“露地”,指的是在去往茶室路上所经过的庭院景观。历史上,室町时代初期,茶庭单指代通往茶室的小路,到了千利休生活的时代,茶道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寻求佛道的精神,茶庭结构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茶室与茶道精神紧密结合,对于茶道而言,即便是处于闹市之中,也需要一片净土与日常喧闹的生活相隔绝。通过设置蹲踞、石灯笼、飞石和敷石等重要元素来表现以侘、寂为情感基调的幽深景观。茶庭的作用是引导客人进入茶室并保持清静的心境,因此在色彩方面不可以喧宾夺主,在色彩的配置上基本以灰、绿为主,灰色的景观小品,绿色的植被,有的茶庭小径两旁还会用白砂取代绿植敷于地面之上,这种纯净的白色更为茶庭景观的整体效果添加了一丝素雅之气,保留材料本身的色调,避免了粉饰之后的世俗感。植被的种植也通常选用朴实无华的绿植以及气节高尚的梅花,避免色彩绚丽的植物花卉干扰到人们的沉思冥想。
枯山水与茶庭景观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二者都与禅茶紧密相连,虽然枯山水景观讲究“空相”,而茶庭追求“和、寂、清、静”看似有出入,但实质都是以“禅”为核心的。同时,二者的创作手法均为象征,追求“人佛合一”的侘寂之美,其中“侘”即简洁之意,“寂”为冷寂之感。只是在造园过程中枯山水通常用的是石组、苔藓、细砂石等极为抽象的概括元素,而茶庭则运用了小径、绿植、洗手钵、水井等较为具象的构成元素。二者实际上都是在演绎着禅宗的“空寂”,使人由小空间的建造进入自然的大空间,从有限到无限,从而体现了富有幽玄意味的审美情趣。
三、根植于日本园林景观中的“景”与“象”
日本传统园林深受中国园林美学的影响,可以说与中国传统园林极具“亲缘性”,也因此无处不渗透着中国园林美学的内容。中国园林美学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注重意境的营造,在造园的时候不单单看重建筑之美,欣赏角度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重点在建筑及周遭环境所引起的精神共鸣,也就是意境。追求意境的同时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能给予游览参观者更多的审美感受与遐想,在其感受美的同时促成意偕境生。日本园林及景观设计同时也讲究中国园林美学中的借景、分景、隔景等传统造园手法,从而达到扩大空间,丰富景观层次,增添审美情趣的目的。
日本园林景观的发展受到了环境因素及历史因素的深远影响,也因此直观地呈现了对于自然纯粹之美的极端追求,注重精神层面,旨在体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之意。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之下,打造出日本园林景观所特有的“空寂之美”“侘寂之美”“物哀之美”等,而这些意境可以通过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表现方式来体现。在枯山水景观中,通常并不是字面上的全“枯”,在景观之外往往配有绿植,例如,龙安寺石庭背景树的应用,在增添景观隐蔽性的同时,还能扩大参观者的视野,使人们欣赏到庭院外的“景外之景”,这与我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借景”,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借景的主要作用是把参观者的视线引向景观之外的景色中,引起遐想,从而突破有限的空间而达到无限的想象,让参观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遐想,产生风景以外的“韵外之致”。园林中的植被与静态石组、砂砾形成虚实相生的视觉体验。引起人们的禅宗冥想。
计成在《园冶》中是这样描绘借景的“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由此可见他对于借景手法的肯定与重视。由此可见,中日园林景观在运用借景时的目的是相同的:扩大视野范围,引发联想空间。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日本的园林景观和借景形式比较精巧,而我国古典园林在使用借景手法的时候气势磅礴,景观尺度也大了很多。这点不同与两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古代日本人比较矮小,土地不辽阔,门窗也以推拉式为主,景观视点以坐式为主,所以想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世界,就要尽可能将园林景观微缩化。相比之下,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以室外为主,空间面积开阔,景观的视点也以立式为主,所以在景观的塑造上尽显磅礴大气。
通过初步的探索可以看出中日两国的园林的亲缘关系,且格外崇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境的营造,茶庭和枯山水在意境的营造中,充分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与唐代美学家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颇为相似。景与象不仅仅包括实际的景色和联想之感,还包括着景象之外的虚空之意,不是对一草一木的细致刻画,而是对整个自然的体味与解读。也可以理解为枯山水讲述的并不是简单的山川湖泊、庙宇自然,而是在诠释枯寂、物哀。茶庭也不是单纯地营造寂静清幽的冥想空间,而是在描绘着“和、寂、清、静”。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日本园林景观的创造手法看作是唐代美学家司空图的观点的具体实践,而这种美学观点不仅把中日两国的园林美学紧密相连,也在某种程度上把枯山水和茶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形式联系起来。我国古典园林擅用圆门、假山石、墙垣,以及植被创造出曲折多变的园路,层层深入,逐步递进,使身在其中的游人感受着变化丰富的景致,这种造园手法就是“分景”。在日本茶庭中,步行道即使是在空地较少的地方也要设计得很长,目的是幻化出幽深的视觉感,与“分景”是相同的。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园林美学思想深深影响了日本园林景观设计,并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启示作用。本文从日本园林景观最具特点的实例入手与中国园林美学相结合,从而探究中日两国园林艺术的“亲缘性”,不难看出日本在运用本国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地将其他民族文化优秀的部分学以致用,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也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批判性地继承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堀内正树.图解日本园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
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