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化正在逐步“占领”整个高校,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新媒体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势下,自身生存有所保障,不需要考虑经营任务的高校校报发展如何加快节奏,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是摆在高校办报人面前的课题之一。新时代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校报既要找准定位,准确完成自身使命;也要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创办不落后于时代背景的报纸。
“媒体融合”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高校内部的各种媒体也在努力开展深入融合。校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应当紧抓媒体融合所带来的新机遇,对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趋势进行准备判断,对不同的资源、内容、形式展开积极整合,在媒体融合当中准确地做好自己的定位。校报要做好数字化发展,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升级,建设校内公共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要开展属于自己的专栏,做好内容更新工作,完善留言、投稿、反馈的互动功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强化校报的有效展示。要将新媒体所具有的高互动性和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利用起来,使校报能够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立体化和网络化。在传播模式上要倾力打造纸媒+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模式,使校报能够获得较高的参与度与传播效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校报的有效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实现办报的终极目标——更好地宣传院校。除了能够实现在公众中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上传播,将高校信息以权威的纸媒方式传递到上级部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将上级精神向下传达,精准传递到其应当传递到的位置和群体,实现校报应有的作用。
融媒体时代校报的形式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不断地适应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新传播渠道、新传播方式。当前,移动自媒体爆发式发展,阅读方式从最传统的纸媒逐渐向着移动信息化发展,校报也必须要跟上大趋势,在办报的过程中发挥学生记者在思想上的前卫性,使用微信平台、微博等主流信息平台开设属于校报自己的专栏,创作并发表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阅读内容。相关教师应当做好原创内容的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首发,从中筛选出重要的内容与高质量的文章,将其编排到校报上,并适当配入用来宣传的微信二维码等,拓展校报的阅读途径。
融媒时代开展校报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原创内容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读者,强化校报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吸引力,使校报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校报在形式上必须要进行不断革新,尤其在版面的设计上更要如此。过去一些传统校报版面的布局十分花哨,颜色多而杂乱,标题长而繁琐,因此,校报人要跟上时代审美,提高版面设计的杂志化,使其能够在简洁的基础上形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特点,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要重视学生记者的积极作用,使其能够在版面主题的设置上、访谈组稿工作中,从征稿和最终审稿、从发布与宣传等各个环节上都要让学生记者充分参与其中,融入属于他们的年青思想,从他们的视角对校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提升校报的可读性。
传统的高校校报不仅时效性差,办报的周期性也过长,但其自身也拥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一,校报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一些文章的深度性同样不是其他的校园媒体能够相提并论的。新媒体具体选题接地气、内容活泼多样的特点,但官方报纸的权威性在校园各个媒体中依然不可取代。第二,校报“记录历史”的作用,也是其他新媒体无法取代的,每年校报的合订本,展示的是高校在发展中最重要、最具时代性的事件,是查阅高校发展历史最便捷、最权威的途径。因此,高校校报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起来,将精力集中到深度权威报道当中,围绕学校中心展开工作,对师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重大的社会事件给予深度报道和分析,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对其进行策划,对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挖掘,同时也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校园当中,在更加热贴近生活的内容模式下,打造出属于自身的校报品牌,不断地延续校报的生命力和可读性。高校校报也要为校园内部的学术氛围提供一些保障,对学术文化氛围进行营造,提高文化素养相关内容。例如,可以开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摄影为主题的专题板块。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的发展应当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进行全面改革,积极接入信息化高校发展的轨道当中,找准定位,强化自身优势,以更加符合现代媒体发展的方式完成自身使命,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