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9-03-22 19:24孟扬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效能决策

孟扬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266106)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是指个人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能否胜任各项任务所必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1]。每年毕业季高校都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同系同专业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相近的两个人,有的能很快找到心仪的工作,意气风发,有的却屡屡受挫,悲观低落,甚至被迫转行。是什么导致二人在职业选择时有如此大的出入?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决策是个体选择职业的关键所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选择职业时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评估,影响着学生胜任岗位的信心,也影响着今后在这个岗位上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2]。因此,让大学生意识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入职理想岗位的概率,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并且需要持续培养的学生就业方面的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大二、大三学生400人,男女各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82.25%。

1.2 测量工具

采用彭永新、龙立荣(2001)根据CDMSE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共39题,包括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3,重测信度为0.656,并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辨别效度。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进行描述统计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等。

2 研究结果及讨论

2.1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况

量表总分为195分。样本的最大分值为176分,最低分52分,均值123.085分,学生分数在90~155分之间居多,可见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分数不高,多数人处于中间及稍偏上水平。

2.2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及讨论

该研究在量表之前设计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问卷调查,包括被试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本专科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兼职或实习等。以下结果为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的。

2.2.1 独生子女状况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在问题解决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容易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家庭中获得的资源较多,父母更有精力去引导孩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选择就业领域、专业、岗位等,并且做好职业的远景规划,这样也促进了独生子女的自主性、自信度的提高,独自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2.2.2 学生干部经历

研究表明,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评价、问题解决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学生干部大多态度积极向上,自信,自我评价较高,会接到任务的指派和挑战,会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去完成,并从中锻炼了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这些能力为将来顺利的就业、择业打好了基础,遇到就业问题时更能沉着冷静应对。

2.2.3 有无兼职或实习经验

研究表明,有兼职或实习经验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上极显著高于无经验学生。在制订规划维度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问题解决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经验的学生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更懂得职场的要求,更加实际,更容易有的放矢地搜集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信息,并且通过了解岗位需求,在大学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和其他各方面能力,与企业招聘岗位的匹配度较高,也能更快适应职场的工作生活节奏。

3 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教育对策

3.1 家庭方面

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人格、树立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有重要作用[3]。在民主型家庭中,在和睦的家庭关系下,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引导其自己做决定,当出现问题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安抚,更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此外,父母的学历、职业和社会资源情况也会对子女的职业发展有影响,父母根据子女的兴趣,依靠学识、经验、职业、社会资源等帮助子女搜寻职业信息,明确从事的行业、岗位,并指导子女分析评估自身,更有利于子女有效地做出职业决策,并与希望从事的职业高度匹配。由此可见,父母也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拓展社会资源,这样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和事业前进路上的明灯。

3.2 学生自身

大学生就业难易,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意识,有无正确的就业心态,是否在专业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等了解如何,以及遇到挫折时的情绪管理及归因方式等。因此,大学生应首先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实际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能胜任的岗位。在校期间除专业学习外,多参与社会工作,多吸取实践经验,从实践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还要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4],如面试受挫,简历不被接纳时,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失败,结合着自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一同来分析原因和改进对策,避免因将失败仅仅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努力不够而带来的自我评价降低,甚至自卑、绝望等情绪,维持正常的自信水平。

3.3 学校方面

学校应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结合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低年级开始开设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程、活动、实习等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多渠道地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和沟通,还要鼓励有志的青年进行自主创业。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给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或团体心理辅导,有研究指出团体训练通过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可使学生在团体中学习到职业决策的技能,舒缓消极情绪,并不断练习和强化,将习得的经验迁移到实际的职业决策中去[5]。未来将进一步验证这种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期望可作为就业指导的辅助手段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的较多,独生子女、有学生干部经历和有兼职或实习经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分数较高,而性别、家庭(城市或农村)以及本专科情况等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因为大一新生刚入校不久,大四毕业生马上面临就业考研,所以该次测量样本上主要选取大二大三学生,也是希望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毕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需要时间和过程,也需要家庭、学生自身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顺利就业,实现其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但该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的代表性问题,未将大一和大四的学生纳入进来,男生与女生的有效问卷数并不平均,而对于一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低的特殊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学业困难者、心理问题学生等,未特别涉猎到。这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效能决策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