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博文 广州市番禺区广播电视台
为了将电视新闻报道传播最大化,首先应该选择有价值的故事情节作为新闻报道的题材,并运用故事化的语言对其进行报道,从而增加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在新闻故事报道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新闻的特点,如真实性、时效性,还应该具有故事的有趣性。
电视相比新闻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使每个人都能够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仿佛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故事,这就是电视独特的魅力。一般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都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因为将新闻故事化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观看,而且还能使观众记忆深刻。而且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记者将采访到的新闻素材进行总结归纳,使观众能够看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现实。
电视新闻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深入基层,加强与广大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寻找与百姓关联最大的话题。而高考就是百姓最关注的话题,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平竞争。高考需要学生寒窗苦读12年,然后由一纸试卷改写考生的命运。因此,记者采用提问采访的方式询问高考生想对自己说的话,其中一位考生的话让记者最为感动,他说:“别矫情、别自我感动、自我怜悯,别无病呻吟,别沉浸在情绪里。”这位考生4个“别”字,让我们体会到了高考的不易。高考不容许我们懦弱,既然选择了高考就不要放弃,如果有想放弃的时刻就应该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坚持到现在的。因为高考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它成为了每个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而且考生的家长和社会上的一些人群都非常关注高考,他们在考场外焦急的等待,为考生们祈祷。整个中国的人们都与高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关联话题最动人的地方。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新闻话题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能够使人们在话题中重温自己的回忆、体会当时的感受,所以广大群众渴望看到这样的故事,使其能够在故事中体会到当时的美好。
新闻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它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有关,如果新闻故事缺乏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也就难以算得上是优秀的新闻素材。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善于发现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创造出优秀的新闻故事。例如,记者在探访黑心加工厂中受到重重阻碍,公安局办案时受到的各种压力以及艰难险阻。由于这些事件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利益者的利益。因此,他们不仅会阻挠新记者探访而且还会妨碍相关单位的检查,所以这种类型的新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引人瞩目。
如果电视新闻能够故事化,那么不仅会提高广大群众对新闻的接受度,而且还会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而新闻故事化的效果需要在故事情节中,设置种种悬念或是运用叙述的方式来讲述当事人坎坷的命运以及新闻背景才能够体现出来,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将电视新闻变成一个个引人瞩目的小故事,从而提升节目的播放率。而且电视新闻故事化能够改变人们对新闻的看法,其中新闻故事化的创造手法和表现形式也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心理共鸣。
新闻故事的语言需要生动形象且简洁大方。例如,《中国好人榜》中靖安区第三中学小学生十八年如一日给患病宋年忠阿姨送饭,所以在《难忘中国人》栏目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稚子之心,爱的传递”。栏目的语言简洁凝练,因此,能够迅速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而且电视新闻为了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运用了音响和影像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将故事展现的更加精彩。
电视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来说,具有最大的优势是因为它能够将声音、视觉相结合。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合理的运用音响设备能够渲染故事的气氛以及情感基调,而且记者在进行采访录像时,人物的形象和事件也离不开气氛和环境的渲染。因此,电视媒体可以用音响设备代替人物的语言,从而将广大群众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例如《感动中国好人榜》中“交警爸爸”王振志为四个残障儿童撑起完整的家,记者并没有讲述“交警爸爸”王振志是如何辛苦的抚养这四个儿童,而是运用镜头的方式展现四个儿童的面目,从而使观众感受到王振志养育这些儿童的不易,从而给人们更大的视觉冲击。
作为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新闻媒体不仅需要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而且还需要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讲好身边的故事”,而讲好身边的故事,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因此,记者在采访时需要以人为主,选择广大群众关心的话题,并且在新闻故事化的同时注重新闻故事的报道细节,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