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莹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慢综艺产生于快节奏竞技真人秀称霸荧屏后,强对抗性的综艺节目爆发式增长使观众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台另辟蹊径,先后推出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慢综三部曲,收获了高收视和高口碑,开辟了国内“慢综艺”之先河。“慢综艺”的慢体现在内容设置、细节处理等多方面,采取无干扰式的节目设定,倡导回归自然,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为皈依,呈现出独特的人文境界、人文情感和人文内涵。
“慢综艺”之慢的实现,首先在于慢之氛围营造,因此多将拍摄地远离城市喧嚣、具有原生态自然美景的乡村。炊烟袅袅、良田美池构成了一幅幅美好宁谧的乡村愿景,观众被带入清净,感受“慢下来,去生活”的生活奥义。以《向往的生活》为例,第一、季选址北京远郊密云区小村;第二季取景迁至浙江省桐庐县,呈现江南乡村原生态之美;第三季升级维度,用帮扶观察的角度切入“乡村国情调研”,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呈现真实乡村风土人情,展现美丽乡村的静好与变迁。
与重环节强调戏剧冲突的竞技类节目相比,“慢综艺”的议程设置似乎不太“走心”,MC 的节奏常常是说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游戏规则变成了单纯的自给自足或是劳动得食。《三个院子》中,朱桢林更新、陈小春夫妇等人分别入住不同城市的三个院子,与全国各地的素人租客一起生活。他们规避外界的打扰,肚子饿了就简单煮一餐,吃饱了就小睡一会。人物的真实体验和情感互动成为节目最大看点,同时,生动有趣的花字和特效包装,为节目增添了恰到好处的趣味,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慢综艺”弱化戏剧冲突,重生活体验,为了保证节目的可看性,节目的进程设置往往以人物的情感为脉络。经营体验类观察真人秀节目《亲爱的·客栈》第二季从客栈的选址到设计、经营都由老板和员工们亲身参与体验。24 小时无干扰的记录拍摄,回归本真面貌。在客栈经营和日常相处中,成员之间难以避免会有意见相左甚至较为激烈的矛盾,节目中对于这种矛盾既不过度美化也不刻意忽视,而是选择用一种纪录片式的无干扰记录,真切情感带动节目走向,以去明星化的方式来展现嘉宾的真情实感,体验着嘉宾的喜怒哀乐,更容易激起观众的共鸣。
与其说慢综艺为面临繁重社会压力的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种新生活方式,不如说是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大简至繁的生活道理。“慢综艺”中的每个体验者都是生活中你我他的缩影,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和三五老友围坐畅聊人生都成了一种奢侈。“慢综艺”在生活气息的探寻中营造温暖的格调,为因各种原因不能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观众提供一种情感的疏解和宣泄,实现寻找生活本真意义的替代性满足。《中餐厅》第二季取景地选择了风景如画的科尔马小镇,唯美画面配上暖心文字,“人生就是意外,所以才会对明天满怀期待”,这样的“慢”之情感表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观众探寻内心的声音。
“慢综艺”为我们展现的,或是美好静谧的乡村图景,或是悠扬舒缓的异国风情,抑或是人际交往间的小温暖。以美景美食为媒介,其内核是人情。可以说,慢综艺成为了追求新鲜刺激和价值解构的后工业社会的一股清流,促使人们慢下来去思考,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慢中体味生活,在简中回溯价值。以《向往的生活》为例,在乡村视角中探寻大情怀,主创人员走出蘑菇屋,与当地农民交谈分享真实的农村生活故事,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业发展,承担了文艺工作者所必备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一些优秀“慢综艺”展现出创作者的文化“大视野”,《花儿与少年》第三季一行人走出国门,以旅行的方式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进行文明的探访与交流;《中餐厅》更是以弘扬中华美食为主线,以独特的创新视角带动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并将中国的工艺和文化介绍给世界食客,从而让世界“尝”到中国,“看”见中国。可以说,这些优秀“慢综艺”中所呈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理念,提供了国产综艺“新方案”。
优秀“慢综艺”从内容入手,在议程设置、细节处理、情感投射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以其人文境界、人文情感和人文内涵感染人、鼓舞人、打动人,从而在电视节目市场上突出重围,也为国产综艺的良性发展提供可借鉴性经验和启示:文艺创作始终要以优质内容为内核,以社会责任为首要,在传承中创新,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才能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找准定位、站稳脚跟,显现出强大的文化原创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