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驭 范晓娟 王若余 张璠 河北农业大学
农机作业服务是农业生产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农机作业范围的扩大,农机作业信息滞后、时效性差、可用率低,机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信息快捷、准确、详细的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逐渐突显。由于缺少有效的农机调度手段,不仅降低了农机作业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也造成农机的不合理配置,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给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共享经济的出现开创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强调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提升,鼓励人们对已有资源的重复开发利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共享经济模式同样可以运用在农业领域。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单独购买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受到较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可以以合作社、农机大户或农机租赁公司为载体进行的农机资源的共享。即“共享农机”是指农机具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可以共享农机具的使用权,所有者获得让渡农机具使用权的收益,而使用者则通过支付很少使用费的方式,获得农机具的使用权。
共享农机作业服务管理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共享农机作业服务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可以为农机需求方、供应方和管理方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具体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共享农机作业服务管理平台功能示意图
共享农机作业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类角色,一是共享农机作业需求方,主要是指普通农户和种植大户;二是共享农机作业供应方,主要是指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及农机租赁公司等;三是共享农机管理方,主要是指农机管理部门,四是系统管理员。
·注册:农户注册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姓名、住址、出生年月、用户类别(农户、机手、农机管理部门、系统管理员)、性别、备注;
·管理个人信息: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与修改;
·发布待作业信息:包括作物位置(同时保存省市县和经纬度)、作业起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作物种类(玉米、小麦、大豆等)、作业类型(耕地、播种、植保、收获等)、作业状态(未作业、已预定、已作业)、作物面积、作业价格等;
·管理发布列表:可以按照发布时间、作物类型、作业类型等条件,查看发布的农作物信息;可以对作业状态为未作业的农作物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查询农田周边可用农机:按照地区、距离、作业类型查询周边可用农机信息,生成农机列表(农机类型、农机位置、作业能力、农机所有者、电话);
·注册:机手注册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姓名、住址、出生年月、用户类别(农户、机手、农机管理部门、系统管理员)、性别、备注;
·管理个人信息:机手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与修改;
·发布可用农机信息:农机编号、农机类型、所属合作社、作业能力、作业速度、行走速度等;
·查询周边待作业农田信息:按作业类型、作业时间范围、需要的农机类型、距离等查看周边待作业农田;
·作业订单:机手选择农田(类似购物中加入购物车的功能),生成作业预定记录;机手选定农田(类似下订单)后,生成作业订单记录;
·管理系统数据:增删改查农作物、农机信息;
·管理农机合作社信息:增删改查(农机合作社名称、法人、位置、联系人、联系电话、业务介绍、备注);
·查看作业信息:按农机、农作物、时间查询农机为农作物作业的数据;
·管理系统数据:增删改查农作物、农机信息;
图2 管理系统主页面示意图
·管理农机合作社信息:增删改查(农机合作社名称、法人、位置、联系人、联系电话、业务介绍、备注);
·查看作业信息:按农机、农作物、时间查询农机为农作物作业的数据;
此系统借助GPS、物联网、信息通讯等构建的服务管理平台可对农机和农田的基础信息进实时采集、传输、储存、分析与处理。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用户根据自己的角色类型(如农户、机手、系统管理员、农机管理部门)注册系统账号,注册完毕后自动跳转到登录界面。通过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可成功登陆到管理系统的主页:(见图2)
在这里用户会看到相应的功能,如:发布农田作业需求,查看农田作业信息,查看已发布作业,订单管理等等,而且用户在主页面也会看到其他用户的角色和需求,如果需求一致,则可以进行相互间的沟通联系并完成订单。在完成订单后,用户不满意或不想与合作方合作,并且在未审核的状态下,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协商取消订单。此系统合理配置了农机的资源,给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首先讨论了在我国实行共享农机作业服务具有可行性,接着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了让农民用得起的高端农机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农机需求方、供应方和管理方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解决购买成本高、使用时间短、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方便农机管理的部门进行决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