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2019-03-22 05:39:02韩炳鑫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5期

韩炳鑫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在哥特和艺术的不断交融中,电影作为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的一类艺术,当然也免不了和哥特风格的结合,随后便逐渐形成哥特式电影。近些年来,哥特电影被众多艺术工作者喜爱,越来越多的哥特电影被制造出来,哥特对蒂姆伯顿而言就好像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样,从蒂姆伯顿人生的第一部作品五分钟的动画短片《文森特》中就可以看出,后来蒂姆伯顿遇到了演员约翰尼·德普,二人一见如故,创造了众多影响巨大的哥特式电影,1990年的《剪刀手爱德华》是他们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后他们还合作了《理发师陶德》《断头谷》《黑影》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也都成为了哥特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蒂姆伯顿哥特风格的形成

蒂姆伯顿,好莱坞的天才导演,一个我行我素、独具特色的导演。不计其数的观众对他与众不同、独出机杼的作品深深着迷。蒂姆伯顿孩童时期十分孤独,内向孤僻,平时由祖母抚养,他的日常就是躲在家里看电影和画画,但从小的他在艺术上就有很高的天赋,而像吸血鬼、骷髅等哥特元素的事物最能引发他的想象,激发他的灵感,也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78年蒂姆伯顿从加州艺术学院毕业进入迪士尼成为了一名画师,在此期间他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文森特》,这部影片是第一部完全体现蒂姆伯顿个人想法和风格的影片,整个片子阴森可怕,迪士尼认为这部作品并不适合儿童观看,所以将它封藏了起来。虽然《文森特》被否定了,但却让蒂姆伯顿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他后来作品中哥特元素更是大量运用,哥特风格也成为了他个人和作品的最大标签。

二、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哥特元素

(一)场景

一部影片中场景的布置与氛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剧情的发展,在蒂姆伯顿的哥特电影中,拍摄的场景无论是建筑的外形还是细节的布置都是极具哥特风格的,影片中故事的场景多发生在坟地,古堡,森林等阴暗恐怖的地方,在《僵尸新娘》中影片一开始维克多和维多利亚结婚的地方就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房屋尖顶高耸,有斑斓的窗户。他们生活的镇子上的房屋也是哥特风格的建筑,房门和窗户都是又高又大的,颜色都是冷色调的,整个小镇都给人阴冷的感觉。所以即使影片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都是家境富裕的,但影片却丝毫没有让人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幸福,哪怕是二人的婚礼也没有让人感受到任何的欢乐与甜蜜,这一切都是哥特风格所独有的特点才能做到的。

(二)人物

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男主人公爱德华从服饰到妆容整体的造型都是哥特风格,服饰以黑色为主,还会有紫色和蓝色等冷色系的颜色搭配其中,同时还会有高高的帽子,尖头的鞋子,同时还会在身上的不同部位穿孔佩戴铁链铆钉一类的装饰物,除此之外哥特风格还会要求有极白的皮肤,这些特点除了在《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中有所提现,在后来的《理发师陶德》电影也是如此。

《理发师陶德》中的主人公理发师陶德和肉饼店老板娘洛维特夫人,都有着如同死人一般惨白的皮肤,大眼睛,尖下巴,画着极浓的烟熏妆,盯着一头凌乱的黑发,穿着冷色系的衣服,眉宇间好似总有阴霾,让人总能感觉到淡淡的忧伤。

在影片《黑暗阴影》中德普扮演的主人公身份是吸血鬼,一开始就是从坟墓的棺材中出现,影片的其他几个主人公分别是女巫、古怪的医生、叛逆的少女、能通灵的小男孩,这些都是哥特风格的核心元素。

(三)音乐

音乐会更快的带人们进入剧情之中,不同的音乐会造就不同的氛围,所以一定程度上声音也会影响一部影片的整体风格,好的音乐会让人们铭记于心,每当我们听见它时脑海中就会有相应的画面出现,在蒂姆伯顿的电影中也有许多让人们会产生条件反射的音乐,而这些音乐也含有哥特的风格。这类音乐表现的主题大多是向往死亡的、黑暗的,具有颓废,阴冷的特点。哥特音乐是哥特摇滚乐,但它与普通的摇滚乐不同,哥特摇滚乐表现的是摇滚乐阴暗的一面,哥特摇滚运用了部分朋克摇滚中吉他的演奏方式,但不同于整体意义上的朋克摇滚,哥特摇滚展现的是与社会无关的,单纯的凄凉冰冷的美。哥特音乐在歌词方面深受哥特文学的影响,哥特文学使哥特摇滚更具有艺术美。

在蒂姆伯顿参与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中,开始骷髅杰克手下的鬼怪在庆祝万圣节时唱了一首关于万圣节的歌曲,在《黑暗阴影》中巴拿巴柯林斯举办的舞会上演唱的歌曲,蒂姆伯顿几乎每部作品中都有哥特风的音乐,这些影片中的歌曲总是能和电影的节奏巧妙的结合,适时的插入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歌曲的歌词也和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

(四)哥特式的演员

相同的还有电影《黑影》中的吸血鬼巴拿巴格林斯,他本来身家显赫,所以即使家族没落,生活困苦,他依然保持着自己贵族的气质,他总是一丝不苟的发型,挺拔的姿态,佩戴精美首饰,所以即使他与爱德华和陶德一样穿着一身黑,肌肤惨白,仍然能够让人看到属于他的个人色彩。除了德普饰演的哥特青年之外,蒂姆伯顿的影片还有一特点,就是大眼睛尖下巴的人物,主人公会养一条不会善终的狗,因为蒂姆伯顿本人十分喜欢狗,所以他的作品中总是会有狗的形象,只不过这些狗在影片中都不会有好的下场,这在他的动画作品中都有体现。

三、蒂姆伯顿电影中哥特式的意蕴

(一)哥特式的意义

蒂姆伯顿作品中的人都是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孤独的人,这些人和同年时期的蒂姆伯顿都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社会边缘的人。但对蒂姆伯顿来说,这些外表恐怖、行为怪异、个性古怪的人,才是真正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灵魂的人。

在蒂姆伯顿孤独的童年时期他经常被父母锁在房间里,房间的窗户还被钉上木板,后来他和年迈的祖父生活在一起,因为年龄的差距,蒂姆伯顿和祖父也很难交流和沟通,他最常做的事就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画画和看恐怖电影,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渴望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他向往着被人呵护关爱。蒂姆伯顿每一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他自己的一个缩影,这些人物的内心感受更是来自于蒂姆伯顿的真情实感,他在影片中给予这些人物的正是他内心深处想要的,蒂姆伯顿让这些生长在黑暗中,经历过孤独寂寞的人物最后能获得温暖与爱,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来寻求自己心灵的慰籍,这也是他电影中哥特元素的意义。

(二)哥特式的美

哥特电影是各类哥特艺术的集合体,角色塑造上利用哥特式的服饰和哥特式的妆容,场景选择上遵循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内容情节上借鉴哥特文学的主题与角度,这些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美。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真人参与的电影蒂姆伯顿展示给人们只有他才能创造出来的美,蒂姆伯顿突破了这传统的电影风格,他的哥特通过怪诞的表现方式抒发内心的需求与对现实的不满,是敢于质疑传统的,是有自身独特的思想的,是具有叛逆精神的。蒂姆伯顿个人也是这种精神的维护者和拥有着,他用哥特表现现实社会的冷漠,也用哥特将自己脑海中的那个神奇梦幻的世界展示给观众,创造出蒂姆伯顿式的哥特美。

四、结语

在电影行业越来越先进的当下,电影的表现方式和类型风格不断的改变与增加,但蒂姆伯顿却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沉迷在哥特电影中,他的哥特电影与其他为了吓人而恐怖的哥特电影不同,他的影片关怀着那些脱离了主流社会群体的人,展示着来自内心深处的感情,经过对蒂姆伯顿影片中哥特元素的研究,他的哥特元素是唯美的,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向往着温暖与爱才是他哥特的本质。蒂姆伯顿的哥特式影片和他的个人风格,对未来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