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逐渐喜欢上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运用方面,谈谈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要让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我们的教学就要从课堂导入部分开始引导学生。
课堂导入所起的作用,多是“温故而知新”。对于中职生,我们一般会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如对明星的喜爱崇拜、对时尚热点的追捧等,以这些话题切入,进行复习巩固和导入新知。比如,在学中英文名字的差别时,我就用学生们喜爱和熟悉的明星姓名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可让学生比较NBA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与我国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人气偶像“鹿晗(Lu Han)”的英文名字的区别。教师通过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设置,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认真辨析归纳两个字到三个字直至四个字的名人名字书写的不同。之后,老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导,通过切中学生兴趣的情境设立,就能把学生不断引向课堂所需学习的新的语言内容。
可以说,导入环节的设置不仅复习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也在整个知识牵引过程中帮助学生悟出新的语言规律。由此,学生举一反三,既收获了成就感,又开始对接下来的语言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期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多媒体创设情境。不管多大的人,感官对人的刺激作用都是一样的,中职生也不例外。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化的学习场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看、听、演等方式来刺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教师可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营造出浓郁的英语学习的环境氛围。具体来说,在给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礼仪时,教师可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影音资料,通过投影播放西方国家职场人物在工作中相互交流沟通和交往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仔细倾听并观察:倾听人物的发音,辨析语音语调;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观察他们的交往礼仪。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后,再让他们进行模仿就能事半功倍。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交往的礼仪知识。可以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比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凭空想象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这种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交流的方式,把抽象的思维与直观的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有声有色、活泼有趣,自然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竞赛活动引发好胜心。好胜心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有好胜心的人,会迫切希望并力图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超过别人。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开展一些竞赛类的助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比赛记忆单词,看谁单位时间记住的单词多。又比如:将班上同学进行分组,开展“一个描述,一个猜”的游戏,即把单词写在黑板上,一个同学看着单词用英语进行描述,另外一个同学则背对着黑板,根据同学的描述猜测黑板上的单词。这种竞赛游戏既可以激发各组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又能活跃课堂,让学生在激烈而又有趣的游戏竞赛中锻炼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
3.歌曲欣赏加深印象。作为年轻的一代,听唱英文歌曲也是中职生感兴趣的休闲活动。我们的英语课堂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兴趣点,精选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经典歌曲推介给学生欣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pop music”“country music”等有关音乐类别的英语单词时,我们就可以找到各个类别下的经典曲目,在上课前将全曲或片段让学生静心欣赏;也可以提前将曲目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网上下载,提前赏析;还可以在上课时,师生一起学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曲。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感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不同类别的英语歌曲,因其或优美或激烈的旋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刺激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4.角色扮演营造氛围。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其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通过对角色形象和语言的揣摩和表演,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比如,可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按照书本案例进行“情境再现”的模拟表演,表演酒店前厅迎客、餐馆点菜等情境。角色扮演式的情境再现所营造的英语学习氛围,能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也能提升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5.结合专业强化印象。中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专业助力,因而专业英语的掌握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怎样让学生们对专业英语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实操训练。比如给烹饪专业的学生讲解中式菜肴的翻译方式时,可用“鱼香肉丝”和“红烧狮子头”这两道菜的翻译作为实例,让学生尝试翻译。因为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习内容,当这两道菜名出现的时候,瞬间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非常好奇怎么才能更合适、更准确地将中国菜名翻译成英文。对于学生急于想知道翻译结果的神情,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可吊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翻译。这种处理方式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都抢着说答案。虽然有学生的回答过于奇葩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教师并未制止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是鼓励他们继续脑洞大开。让学生尽情发挥后,教师再乘着这种愉快的教学氛围,顺水推舟讲解专业中式菜肴的翻译方式和技巧。这样的学习过程,自然让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需要教师潜心钻研它的教学方法。但归根结底,教师在教学这门语言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色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变得愿学、爱学,并能学以致用,将英语学习作为他们专业学习的助力,成为他们以后专业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