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创新和精神动力。理念只有被群众掌握并且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力量,只有被制度所固化并且得到很好的执行,才能产生持久的整合力量。构建凸显“五大发展理念”的制度体系及其文化,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水平建设,真正实现发展模式创新和质量飞跃的题中之义。
(一)高职院校“五大发展理念”的制度设计体现我国转型发展的实践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源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对已有的发展理念、战略、模式、动力、路径的科学回应和重大变革[1]。切实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系到我国能否抓住当前历史机遇期,顺利实现宏伟目标的大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无论哪所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坚定的历史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切实以这一科学理念为指导推进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发展,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深刻、决策不果断、行动不及时、举措不扎实,就必然错失发展的宝贵机遇,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不是对原有制度体系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基于局部认知提升的制度变更,而是要求各高职院校植根于创新理论的新实践,及时将积极的实践成果进行制度创造,变革与”五大发展理念”不相符合的过时制度,促进制度的与时俱进,为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
(二)高职院校“五大发展理念”的制度设计体现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深入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在不同领域的实践要求不尽一致。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应当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一是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开展“五大发展理念”理论教育、素质培育和能力训练,在对“五大发展理念”深化认识、增强意识、培育思维方式、涵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狠下功夫。二是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是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遵循高职教育内在规律,将这些成果作为基础,在制度创新中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与既有改革成果的契合。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制度设计体现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是在既有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高职院校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停留于表面的口号式鼓噪,而是融入既有的发展体系之中,产生内生发展的新动力;不是对以往发展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度创新中,既要注重成功经验的传承和积累,也要注重“五大发展理念”的融入,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及现实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对不适应发展的因素进行适当的变革,在解决实际问题基础上促进发展模式的迭代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价值引导。“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制度体系,要在内部的全体师生中形成价值共识,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想不能统一,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统一的行动和高效的执行力。师生原有的价值观已经对校风、学风、作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方面面产生较大的影响。要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应当在师生中深入开展新价值观教育,培植新发展价值观,摒弃原有的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并且将新发展价值观有机地嵌入校训、校风、学风、作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让“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追求,使师生发展价值取向融入学校发展价值取向,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二)完善制度规范。梳理反映“五大发展理念”的各项基本要求,并纳入学校章程之中,以具体制度规范和岗位职责的形式渗透到学校的领导决策、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之转化为明确的可操作的制度要求。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在创新发展方面应当体现批判性、包容性、创造性发展的特点;在协调发展应当体现全面性、协同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在绿色发展方面应当体现节能、环保发展的特点;在开放发展方面应当体现多元性、开放性、平等性发展的特点;在共享发展方面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利益共享发展的特点[2]。这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应当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依据和制度遵循,对贯彻这一理念的行为必须提供有力制度保证,对违背者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和责任追究。
(三)彰显奖惩导向。根据“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和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可测地对领导决策、管理服务、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制度执行成效进行检测、评价和考核。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导向明确,赏罚力度适当,能够有效调动师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决策与执行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价值趋同、协同创新、利益共享。
(四)确保监督落实。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确规定到岗位职责之中,以此作为执行工作任务、加强管理考核的依据。建立健全信息采集、信息交流、信息预警、信息反馈体系,及时掌握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工作质量状况。建立健全工作自查自纠、互查、督查、巡查,考核、整改、验收等多层次的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及时分析质量构成要素的运行动态以及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质量问题的切实方案。
(五)厚植文化底蕴。制度是对实践的反映,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将优良的制度不断保存下来,剔除一些过时的制度,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制度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制度本身就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制度不能被切实地执行,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取得实效。因此,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使之被持续执行,成为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工作的良好习惯和方式势在必行。围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宣传、节日庆典、竞赛以及其他活动,对于优秀代表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有利于增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覆盖面、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