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19-03-22 13:57罗青兰韩婧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认同感工匠应用型

□罗青兰 韩婧怡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让“工匠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中,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而且对于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价值观的改造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2015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即便是世界顶级学府,也会设置应用技术学院,培养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人才结构难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应用型本科”这一提法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概念始于1998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综合国内外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那些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依托,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新型院校。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西方国家,德国与英国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国与英国在中世纪后期形成的行会制度,建立了师徒相授的教育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匠型人才的培养[2]。在亚洲国家,日本式的“匠人精神”,强调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3]。在日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4],正因如此,日本才会在各行各业中出现了追求完美、技艺超群的能工巧匠。

我国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时期[5],“工匠精神”也并非今日之物,历史上早已谈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疱丁解牛”、“班门弄斧”等能工巧匠的故事都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工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6]。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专注、敬业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能使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改变人们对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偏见印象。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有助于大学生积累更多技术技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

(一)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不健全。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这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一个相对完整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内部培育体系不完善,如在营造匠心文化、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外部培育体系不完善,没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应用型院校三方协同育人的机制不健全。

(二)职业认同感不高。职业认同感是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看,职业认同感不高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作为行业中一员对自己身份缺少一种归属感和依附感;从情感的角度看,职业认同感不高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对行业是否能够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种完美预期存在疑惑;从行为角度来看,职业认同感不高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在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时,未必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产生与该职业相关的一系列正确工作行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不高,最终将造成其难于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问题。

(三)德育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德育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的“牛鼻子”。只有职业德育素质教育做得好,在学习工作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才能严谨、专注、敬业并且经得住各种诱惑,能以淡泊之心将事情做到完美极致,如此才能培育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因为专业实操课和实训课被“占”或被“减”,使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素质课程已然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倘若德育素质教育离开了实践,则会变成无水之鱼,最终干涸而死。为此,德育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付诸于实践。

(四)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来看,大学生普遍实践能力不强,对岗位的适应期普遍较长,用人单位对其的欢迎程度较低。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40%的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培育工匠精神生存的土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不健全和德育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培育工匠精神生存的土壤。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营造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范畴中融入“工匠精神”,使之形成浓厚氛围;二是加强教学环境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宣传优秀工匠的成就与事迹,用倡导、鼓励和宣传等途径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新伟大的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优秀企业文化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匠精神”践行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创造企业化的校园实习实训环境,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坚守职业道德,树立职业追求,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第一,要营造尊师重技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和表彰有杰出贡献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定期举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得到更多人关注与理解,倡导一种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第二,立足现代职业教育,勇于探索;立足特色专业,提升成就感和向上力。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课程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工匠精神与实际的工作场景相关联时,学生才会深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本质,才能自觉追求工匠精神。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内涵紧密结合,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方案中去。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设计出某种情景,抛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处理问题靠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可以将“工匠精神”内化为相应的职业习惯。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在指引过程中逐步渗透“工匠精神”。

(四)强化专业教学渗透与校内实训。强化专业教学与校内实训,既是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更是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有效途径。将工匠精神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实训教学相结合,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成功转化为职业技能人才的必要准备。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做好岗位工匠精神及培养方式的需求分析,邀请企业参与。另一方面,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并鼓励他们兼职学校授课。企业的能工巧匠能给学校带入第一线新的技术方法与职业体验,让学生对岗位职业精神的感知得以丰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动手操作是专业课程特别重要的环节。强调教学合一,教师能够关注每位学生,同时检查学生课程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师生互动,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猜你喜欢
认同感工匠应用型
90后大工匠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工匠风采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工匠神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