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视角下弹幕视频受众分析

2019-03-22 12:00周诗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弹幕受众用户

周诗敏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弹幕,常被比喻成像子弹一样飞。它区别于网页评论区中的用户评论,是使用者在观看网络视频时通过播放器实时发送文字和符号的评论。这些评论字幕会被保存起来,当视频被(包括发帖人在内的所有用户)再次点播时,评论字幕就会在播放器加载视频文件的同时被载入,并在视频中对应的时间点出现,有时评论字幕多如“弹雨”[1]。本文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对这种新型视频模式进行分析。

1 弹幕视频发展历史

弹幕,早期是电脑上的一种射击游戏。当大量“子弹”飞在屏幕上时,会形成某种弹幕景观。最早使用弹幕这一穿插在视频节目中的评论形式是日本的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受此启发,我国于2008年3月开发出带有弹幕功能的播放器:AcFun网站(简称A站)。三个月后,Mikufans成立,以保留弹幕的方式播放视频,舍弃了原A站中的文章版块;2010年1月24日,Mikufans正式更名为Bilibili,也就是现今的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随着A站、B站在青年人中人气的持续走高,弹幕作为一种新型评论方式进入大家的视野。一些大型视频运营商也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视频播放模式,如2012年土豆网启用弹幕视频;2013年乐视联手两大弹幕视频网站A站和B站进行合作;爱奇艺和优酷也开始在部分视频中启用弹幕。至此,多个视频网站都增加了视频弹幕的功能,但并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弹幕仍然是小众群体的独特爱好。2014年9月12日,QQ手机浏览器新版本诞生,弹幕才走向大众。新版本主推手机端视频弹幕功能,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直观的弹幕交流与吐槽,增加视频观看的趣味性。此后,弹幕文化开始一步步融入主流平台中。

弹幕视频将网络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让网络传播逐步摆脱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反馈规则。弹幕的出现也体现出人们对网络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用户的互动要求需要得到即刻的反映;另一方面,受众需要获得更高的信息互动权限,使自己的观点能够与传者的观点在同一传播流程上得以呈现[2]。这一切诉求都让弹幕视频发展繁荣。

2 弹幕视频受众特征

在大众传媒中,信息的接收者即为大众传播的受众,也就是说视频的观看者、音频的听众等都是大众传媒的受众。而在弹幕视频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下,受众是广大发送弹幕、观看弹幕的观众。通过这些受众,可以发现弹幕视频的受众特征。

2.1 年轻化

以B站为例,在该网站熟练运用弹幕的群体规模是巨大的。目前B站活跃用户超过1.5亿,弹幕总量超过14亿。经调查发现,该网站用户平均年龄为17岁,7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说明在该网站,弹幕视频的主要受众是青年,他们在数量上远多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该网站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便于青少年交流动漫,追求二次元爱好的认同感,所以聚集了一大批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喜欢通过弹幕获得自己的认同感与兴趣点,发现视频中有“我也喜欢”或者出现“哈哈哈哈”的弹幕时会感到心情舒畅。

2.2 分散化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观看弹幕视频的用户可能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由于观看用户的性别、年龄、种族、国家、阶层、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产生了各种见解不同的弹幕,从而产生复杂的信息传播效果。同样内容的视频内容和弹幕信息对不同的受众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由于弹幕的分散化,受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散化。比如,受众在观看一个游戏视频的同时得出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弹幕中存在的不同的理解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扩充了受众的理解范畴。他们在有选择地接触到弹幕视频后,总是倾向于同意与自己见解相同的弹幕;而在接触到与自己意见相悖的弹幕时,则会对它们进行选择性的理解。

2.3 匿名化

由于互联网匿名制带来的神秘性,受众观看弹幕视频时并不知道弹幕的发送者。匿名性极大地增加了大家对弹幕创造的热情,也造就了很多“神弹幕”。广大受众对其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持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要想顺利进入受众的大脑并存储起来,还必须经过选择性记忆的再“过滤”。对一般观众而言,弹幕对视频有一定的遮挡,同时观看弹幕和视频会影响其对视频信息的记忆度。但需要明确的是,受众往往只记忆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自己愿意记住的信息。受众在弹幕的暗示下对视频的记忆性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发送弹幕、观看弹幕视频已经形成一种潮流与风尚。这不是一种个体选择方式,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3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受众分析

美国学者E·卡茨在有关“使用与满足说”的看法和分析中,强调了社会情况与受众对大众媒介的需求和使用的影响之间的关系[3]。正如卡茨所分析的一样,观众的需求和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弹幕视频的兴盛。需求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中是一个核心概念。需求是一种心理特征,是跟个体的社会角色和心理因素相关的。需求指代动机的内容,为行为的产生提供基础[4]。弹幕视频主要满足广大受众以下几种需求。

3.1 互动交流的需求与满足

观看弹幕视频,观众会有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评论一般是和视频分开的,受众无法在观看视频时一条一条查看评论,也无法得知评论是视频哪一段节点的内容。因此,通过弹幕,观众可以与不同时间段、不同的人实现“版聊”。此外,由于理解和关注点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观看视频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观看视频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更多创新性的视频也不断涌现。在满足单向观看视频获取信息后,观众需要一种更为新颖的方式达到交流的效果。弹幕视频应运而生,让原本单向性观看变成了双向性互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视频带给观众极大的兴趣,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观众的交流需求。

3.2 社会认同的需求与满足

青年人作为网络媒体的一大力量,对网络文化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上网了解信息,通过这种媒介,他们既可以方便地漫游世界,又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5]。在弹幕视频中,青年人可以发现与自己喜好一致的弹幕,产生非孤立的心理;同时可以抒发己见,寻求社会认同感。

3.3 监督他人的需求与满足

在观看弹幕视频时,受众最担心的就是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及毫无意义的弹幕。不少弹幕视频网站都有举报垃圾弹幕功能。以B站为例,当受众发现弹幕中有无意义、引站、垃圾弹幕时,可以对其进行举报,根据后台人员的处理对发送弹幕者实行不同程度的禁言,即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发送弹幕。这大大增强了弹幕的净化程度,加大了大家对弹幕视频的热情。对其他网站而言,这种方法对弹幕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通过账号活跃时间和用户年龄来筛选一批弹幕管理者管理弹幕的举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积极性。这种监督他人的方式有两种作用。一方面可以举报任何引战或是垃圾广告弹幕,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和警惕性,鼓励大家积极维护弹幕和谐和理性发送弹幕;另一方面,弹幕管理者也被广大用户监督,他们若是发送垃圾弹幕,便会被取消弹幕管理头衔。

4 结语

近年来,弹幕视频飞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主流视频网站对弹幕视频的投入发展就是一个例证。本文借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了弹幕视频的历史和受众特征,探讨了弹幕视频兴盛的成因。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弹幕视频能及时满足大众更加直接的互动交流需求,在交流中增加自己的社会认同感、强化监督他人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弹幕受众用户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
关注用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