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林,曲铭静,严晓飞,徐林林,唐艳茹
(1.长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中等职业学校,吉林长春 130103)
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急需人才之一。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工程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目前其本科专业已在我国上百所高校开设[1]。然而,在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设置时间短、专业建设良莠不齐、教育与产业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如何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炼专业特色和抓准专业定位,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环保人才,成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办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王艳等[2]提出“通识+基础+专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陕西理工学院宋凤敏[3]提出了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蚌埠学院盛蒂等[4]提出了产学研结合应用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重庆文理学院朱启红等[5]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模式。这些研究大多基于本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普通高校环境科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就业越来越差。众多用人单位宁愿选择化学化工类、生物技术类、地理信息类的专业人才,也不愿选择内容宽泛但专业性不强的环境科学类人才,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因此,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虽然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开办环境科学专业,但专业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尚未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阻碍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在:重视基础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多数高校在大一、大二阶段设置了大量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计算机等;到大三、大四阶段又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如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接受了大量的基础科学及专业相关知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实践教学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各高校环境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各高校的软硬件教学设施更新缓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仍相对较小,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少之又少。
缺乏专业特长是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又一弊端。环境科学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其中某一专业为基础,在大一、大二设置了大量的基础科学课程,但学生上课学时数又比此学科专业学生课时数少。虽在大三、大四开设了部分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考虑到环境污染物种类多及污染过程复杂性,少数本学科专业仍不足以满足社会所需的高端人才要求。因而,环境科学本科毕业生鲜有继续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者。社会在用人时宁愿招入化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等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也不愿要缺乏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生。
缺少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人才培养需要。尽管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不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以优厚条件从国内外众多名校引入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但师生比仍较低[6]。教师在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在众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主导下,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的教师的数量更少,人才培养与师资力量的不匹配的问题逐步显现。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注重基础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的培养目标必然使学生在大学学习中疲于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无暇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因而也无法实现多样化发展。
以科研融入教研,利用科研仪器设备开创更多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将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应用到本科实验课程中,由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内容开设更多的前沿创新实验课程。这样既可以解决科研仪器闲置的问题,又为本科生接触环境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内容打下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验思维。
校企充分结合,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更多适合学生实践教育学习的实习基地。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基地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实践性课题,与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课题内容,让学生掌握未来实际工作后所需的技术和实践技能。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创建博、硕士/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教师在指导研究生时,可将自己指导的本科生带入实验室,以传帮带的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改变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重基础轻实践、缺乏专业特长的现状,应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精细设计、整合专业课程体系,以合适、实用为原则,精简基础学科课程,突出本专业核心和专业课程,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开展了“平台+模块”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7],即在大学前两年重点开设通识课程和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在第三年实施专业课程教育平台教学,并让学生选取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如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模块、环境管理与规划模块等),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最后一年开展实践型、创新型实践教学活动,以培养应用型环境科学人才。
建立一支数量合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且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新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必备条件。高校应加大力度引进本专业高学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使一线教师的数量符合师生比要求。另外,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并在职称评定中加大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要求的比重。最好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使每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另外,高校应择优聘任实习合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定期到学校或在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也应加强与外聘指导教师的交流合作,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全面提高自身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高校应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专业设置口径过大的弊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政策,重新定位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些综合性大学可设置应用型和科研型两套人才培养模型让学生选择,并尽量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培养模块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程的选择方向,以满足不同选择方向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及时摒弃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能力锻炼机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