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园 南国都市报社
所谓“两微一端”,其主要是指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其覆盖了国内所有的传播媒体与新媒体,成为了当前传媒界的一种主要传播源头和途径。“两微一端”目前成为了传统媒体的标配,怎样在传统媒体中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作用和价值,成为了传媒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对“两微一端”在传统媒体中的发展运用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在当前,“两微一端”以其独有的模式和形式被广泛使用在传媒行业中,其特点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多元互动,比如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一条新闻,基本上可以获得上千的评论和转发量,这是多元互动的特点;其二是语言多样化,人格化交往。“两微一端”传播中不仅有文字,并且还有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同时还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等。尤其是年轻群体所创造出的一些流行语,还有技术语言和人文语言的混合使用。很多媒体的“两微一端”用人格化的称呼来构建身份;其三是矩阵化结构,主要是表现在媒体在“两微一端”上进行的业务分拆,细分粉丝和矩阵互推等,以此构成对层次的覆盖力。“两微一端”的矩阵化建设,构建出了多时间点、多层次和合理化的传播格局,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其四是传播可视化,“两微一端”传播的新闻信息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新闻内容,并且也调动了用户的各种感官,方便用户更好的理解新闻内容。而其中数据可视化成为了当前十分主流的传播方式。此外还有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是新闻客户端所具备的独有功能,客户端也因此更加贴近化和个性化。微信公众号与微博都可以经过推荐引擎技术,掌握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喜好,从而再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新闻内容。
在媒体传播中,原创性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时,一些传统媒体总是会马上进行“两微一端”的建设。虽然平台已经建设,但是资源的配置和内容无法满足运营要求,原创稿件的数量比较少,这样就降低了核心竞争力。并且因为媒体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致使了内容同化和信息传播力弱等问题出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建设独立的“两微一端”人才队伍,将其作为内容编辑、发布等指挥中心。同时还需要树立大内容报道理念,将分散在各种传播渠道上的内容信息都列入到报道内容范围中,打造传播大内容,丰富信息和提升品质的竞争格局。通过这种方式让新闻内容的传播性更强。
在“两微一端”出现以来,其把关机制比较弱,部分媒体总是片面地追求及时性和首发,但是忽视了对新闻真实性的掌握和核实,成为了虚假新闻的制造者。若是假新闻被广泛传播,不仅会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同时还会造成不好的社会舆论。因此,在“两微一端”运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两微一端”一些新闻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经常会起重视噱头,却不是重视主题,在新闻标题上断章取义,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新闻职业素养,不能够有标题党的行为出现,以此促使传统媒体的稳定发展。
当前传统媒体的“两微一端”使用中,经常使用的报道方式是图片和文字,音视频内容的数量与质量要比图文低,长时间和高质量的音视频报道更加少见。这个因素成为了限制“两微一端”报道的短板。所以,在传统媒体发展中,要树立跨媒体报道的理念,比如纸质媒体可以试着与电视媒体视频合作,以此加强新传播技术的开发力度和使用能力,从而对音视频内容进行丰富。其中要积极实施视频短消息、现场连线和人物专访等这类新闻性相对较强的报道产品。进而与文字、图片报道等一起构成全媒体内容格局与立体化报道体系,以此促使新闻报道形式的全面创新。
用户对传媒平台与内容的生产、消费和传播等都有直接性影响。目前一些媒体服务意识比较弱,用户主体地位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两微一端”还没有实现多元化和一对一的用户交互。在“两微一端”的使用中,要对推送信息的用户评论进行补充与再次生产,以此来创造出更多的亮点,吸引更多的用户发声交流,从而逐渐延伸传播节点,提高用户主体参与满意度,加强传播力和影响力。
“两微一端”有着其本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其在传统媒体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传统媒体中,“两微一端”的使用要提升原创数量,弘扬正能量。同时还需要控制标题党行为,加强和用户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些运用措施的实施,有效发挥“两微一端”的作用,以此促使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