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主要目标是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服务及管理需要输出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科技动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有良好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1.校企合作的定位
校企合作是指将企业资源和高职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场景,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重组,让学生结合本专业实际就业情况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工作能力。校企合作突出能力本位思想,对人才发展而言需实现三个转变: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发生变化;企业对人才实施开放性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由传统的课堂转向车间。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培养人才,使教学服务于企业生产,同时企业生产反哺实践教学,校企之间实现优势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进而达到双赢。
2.校企合作的内在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育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这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高职院校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基地参与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一切创新的源泉、技术进步的背后都离不开人才。为了更好地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自身对人才的要求提出相关意见。高职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建议,对学生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服务,满足企业发展要求。
3.校企合作的作用
校企合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拥有的技术及资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第二,校企合作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改善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认知。第三,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
1.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
校企合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企业技术信息不对称。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在合作过程中不会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职学生培养工作中,导致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践学习难以有效掌握关键技术及实践技能;其二,高职院校对企业信息的接受不对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人才产生需求时,会将相关信息告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组织招生工作,可能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
2.人才培养的生产关系问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关系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其一,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盈利,而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目的不同,影响双赢效益的实现;其二,高职院校将大量实训项目安排在企业中完成,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难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3.人才培养的推进发展问题
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制定周密计划,对于企业而言,其具体的生产规模是市场决定的,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十分敏锐市场眼光。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并不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价值,相反,企业需要投入许多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时企业就会承担生产、盈利和培养学生的多重任务,难以继续推进企业发展,该影响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继续合作。
1.校企合作推进深层次改革
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层次改革步伐,让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既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能够改善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
校企合作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及时应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如结合当前情况建立控制和管理全局事宜的理事会,促使校企合作顺利进行,逐渐推进制度化及长期化合作目标的实现;此外,要改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例如让企业工作人员进入校园,掌握高职院校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制定的措施;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进行观摩,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并结合市场要求逐渐优化教育教学方案。
2.完善校企合作精准对接机制
企业和高职院校应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精准对接。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地方政府要积极给予支持。例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入开展广泛的合作关系,并明确企业在合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其二,完善相关的职业资格教育和培训准确制度。例如将职业教育和就业结合在一起,进而将企业发展资金和学生就业情况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减轻企业压力,也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三,改善校企合作观念。需要构建学习型机制,一方面让高职院校充分认知合作的价值,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优化合作方案;另一方面,便于企业知晓高职院校在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性,通过加强学习的方式深化合作,培养出具有较强能力的学生。
3.加强技能人才校企双向流通
为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效果,应积极探索校企之间的双向流通方式,促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尽快掌握实践技能。首先,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创建良好的实训基地。企业主要提供实践操作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而高职院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使学生在良好的实训环境中获得工作技能。其次,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开发具有实践作业的教学课程,要求企业参与实践生产,并及时反馈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高职院校共同商议课程调整情况。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实践技能。第三,重视人才交流。高职院校为提升人才双向交流的便利性,可以在部分课程的讲解过程中聘请企业工作人员,让他们在课堂中给学生传授知识,实现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观学习,让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学习交流,积极探究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案。
尽管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校企合作还是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企业要更加重视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高职院校要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深入合作,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实践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