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评估

2019-03-22 08:26:58熊国远郑海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

熊国远,郑海波

(1.安徽农业大学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科技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规模日趋扩大,产业发展不断升级,社会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通过教育部门的引导,各级教育教学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案。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依托,具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教育在近些年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17年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不够满意[2]。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对提高高等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评估,以期为提升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

培养目标是学生经过专业学习之后能够达到的专业或职业成就,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课程体系要实现的目标价值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培养[3],实践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在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实践类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教育实现人的发展,培养其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培养目标要适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响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课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不变的体系,实践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主动响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所需的各种人才。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的需求。由于大学实力和生源质量的差异,不同大学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应该从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出发,而不能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应该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同时在培养方案方面也应该体现出差异[4]。

第四,实践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要突出和明确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所要达成的目标。实践类课程体系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实践课程目标构成的,课程体系的目标要分解和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目标中。实践类课程目标设置应区别于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应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第五,实践类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应注重学生创新创造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所遇到的挑战层出不穷。只有引领变革和适应变革,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能适应工作的要求,所学知识最终能够促进其职业和人生的发展。

总之,实践类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建立开放、务实的培养目标,并突出实践类课程在应用能力培养上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课程是构成培养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教育单元。“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依据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的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系统[5]。

首先,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应当符合相关规定。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2013年颁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参考依据。

其次,课程的设置应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责任实践、职业素养实践是实践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的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表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计算机、法律、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有学者建议,课程设置应以培养“职业胜任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6]。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汲取国外的成功做法,探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7]。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该协议倡导“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以该协议为基础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本依据,以人才培养的“成果导向”原则重组课程体系。

第三,课程的设置应注意系统性和独立性。实践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要有适用性、启发性、科学性和新颖性,在关系上要具有递进性,在类型上要具有多样性。实践类课程不仅包含单独或非单独设课的实验课,还包括各种竞赛、社会实践、学习交流、研发训练、工程训练等。要理清这些课程的相互联系,使看似分散的课程融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长期以来,实践课程的设置大多处于分散的从属地位,系统性不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失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加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3]。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转变传统实践课程的依附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第四,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注意内容的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3]。只有课程内容整合得当,课程体系才有内在的一致性,才能达到体系的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设定应注重基础性,保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剔除内容重叠、过时和脱离实际的项目,增加综合性、项目性、面向应用的内容[3]。在内容的设置上,应注意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第五,课程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建构的特点。从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到拓展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人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到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遵照学生学习知识的递进层次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要对课程的合理性进行模拟推演,从学习者的角度确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实践类课程的支撑体系

实践类课程的保障体系包括所有实践类课程运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条件和制度保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教育经费也要向实践教学方面倾斜。保障体系是支撑实践类课程运行的要素的集合,最能直观体现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保障体系建设要注意查找和补齐制约实践类课程培养效果的短板。

师资力量上,要建立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践类课程教师不能局限于实验课或实习课教师,还应包括指导社会实践辅导员或指导竞赛的指导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要注重和加强专职实验师的设置和培养,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充实实践教师队伍。实践课教师要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

教学设施上,要在教学设施的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要建立数量充足、专业程度高的教学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方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学习的升华。

制度保障上,要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要对实践类课程的运行状态、运行效果加强监控和评估,不断加以改进。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有助于保障教学的质量,有助于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建立基于学习效果的监督评估机制,是使培养质量走上科学化运作、良性发展的必要保障,能反映出一个专业培养体系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设立既“督教”又“督学”的督导机制,坚持教和学的双向督导,创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对实践课教师的引进、培养、薪资、晋升等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建立实践课程师资的竞争和淘汰机制。

四、实践类课程的评估与改进

如果课程体系不能对环境变化做出良好的反应,课程体系就会落后、僵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5]。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环境中,必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评估体系是评判课程体系合理性与否的重要手段,具有导向作用,对课程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评估体系要科学合理。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系数的确定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符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实践课程的建设质量。根据评估执行人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估、院系评估、社会评估三种。通常,社会评估更加公正,评价体系更为科学,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通过社会评估可以掌握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修正课程体系的设置大有裨益。要充分重视每次评估的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体系的评估是评估实践类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对实践类课程体系的评价可分为执行前、执行中和执行后的评价。一般认为,对实践类课程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过程三个要素的全面评价,对课程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5]。执行效果的评价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参与,更应该重视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评价。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实践类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达成是否有贡献,可以通过分析其在培养目标的实现上的贡献度来评判。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通用标准对毕业要求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进行评估。

实践课程体系是由众多课程单元组合而成的,对课程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检验课程的教学水平,对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课堂评估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及要素进行评估,一般从教学管理、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方面加以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教师教学实施的质量。课堂评估对监控授课的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它仅仅关注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估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属于从属地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采用多维评价、多员评价的策略,进而有效地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8]。由于实践课形式复杂多样,针对课堂的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校外实习及研发训练等非课堂型的实践类课程。对实训、实习类课程,宜采用效能评估[9]。效能评估是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实施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判断。应坚持以学生学习的获得程度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估标准。[10]

五、结语

实践类课程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人才培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加强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应建立起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水平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其职业能力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类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要注意课程的独立性、系统性以及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类课程的开展还需要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制度保障。实践类课程的评价为实践课程体系的运行状态和效果提供反馈,有助于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应该周期性地进行多层次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课程调整。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