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风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15)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更加重视。在外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带领学生体悟和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与情感,结合不同作品风格展开不同讲解,从而逐渐丰富学生情感积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内涵,形成恰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素养更加倾向于个体内在素质的形成,主要指向价值观和发展意向,个体能力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特殊形式。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道德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人文精神所探究的是人的思想和内心,推崇人的自由和解放,致力于打破各种传统的腐朽的思想和思维,从而促使人的价值在这个社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呈现。文学作品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写实,它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出,经过升华,其意义又远高于实际生活。文学作品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又集合了作者的想法和感情,并通过文字创立符合自己认知的社会形态。从这点来看,就能充分理解文学作品对社会及作者人文素养的依赖。英美文学是人类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后人通过对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研读和分析,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一般通过细节化的方式将人的动作、语言、神色阐述出来,从语言上促使人物形象得以饱满,而人物的心理活动则不会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通常会采用人物的小动作或者其他人的视角从侧面描述出来,最后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以及周围环境的细化描写,提炼出所在时代的普遍情况和社会问题。例如《威尼斯商人》,以一场官司作为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对在场的主要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善与恶、金钱与情感之间的对立,这也是其他作品中普遍出现的一个主题。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作品对某些人物的刻画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特为例,其在文章中的出现就是为了说明人邪恶的一面。为了彰显主角的伟大和良善,作者对他的描写充满了“恶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身上都没有体现出任何的人情味,也没有任何优点。这一极端化的角色也成为这部作品受人争议的原因之一,而这也是很多英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通病之一[1]。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背景和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为满足自身情感而创设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某种愿望。这种现实主义的描写方式从侧面上彰显了所处时代社会文明的进展情况。通过对各式各样人物角色的描写,明确了当时社会基本社会阶层的人物特点和生存情况,对当时社会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等进行了解释和呈现。以《哈姆雷特》为例,作品描写了一个本性良善、正直向上的王子哈姆雷特,他以自己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认为人类社会充满了幸福感,人类普遍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念。哈姆雷特竭尽全力进行复仇计划,其根本目的是让社会彻底变成自己所幻想的和谐社会。哈姆雷特在为父报仇的使命中,树立了扭转乾坤、改造世界的宏伟目标,并用尽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他的报仇动机,还是报仇手段,都体现出了这种正直、高尚的特点。这让读者充分体会了哈姆雷特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如这部作品所言,人是这个世界最为聪明的物种,因此其自身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怀有有益于这个社会的目标和理想,充分调动自己所具有的智慧、勇敢、坚强等优良品质去完成它。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必然是光明的、和谐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2]。
英美文学作品通过一个个画面中的情景化故事,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问题,让人们对当时的欧美社会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社会历史学科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史料。一般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将现实社会情况情景化,进而升华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也通过更加文学性的手法,促使事物更加生动起来,促使人们对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有了相应的了解。例如,《简·爱》描写了一名不畏命运的女性,她在经历各种艰辛、坎坷后,仍不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赢得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尊严。这部作品描写了那个社会中女性权利的不断崛起,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的描写和刻画,良好地体现了人文素养、社会发展趋势、时代特点等。
英美文学作品除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人本身所期望的人性,通过各种情景化的描写,将这一核心理念进行深入的描写和刻画,使人文素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发。《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看尽了人性的邪恶和阴暗,但还是希望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唤起人的本性,还给人们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简·爱》从女性的角度描述了社会变化对女性的启迪,描写了那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充分地体现了女性对权力和平等所具有的新的认知,并用尽全力去维护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很大程度上帮助女性维护了她们的权利[3]。
可以依托英美文学作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使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中西方文化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不宜用东方的文化思路来思考西方的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物描写。研究者为切实地明确作品想要表达的核心精神和思想感情,可以从反复推敲词语入手,从词语上了解其想要表达的涵义,再扩大到句子乃至段落中,从而全面了解作者对作品所赋予的内涵。很多学习者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根基的差异。因而,学习者要从对作品的文化根基的了解做起,切实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文观念。
学习者在加强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习者要对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实现对整个作品的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学习者在研究作品时应该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全面性地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是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4]。
英美文学作品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一些作品受到很大的关注。女性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其所处社会应该具有的价值,开始抗争剥削和歧视、追求自由平等,给读者以很大的触动。以《简·爱》为例,作者所描绘的女主人公即便遭受再多的不公,仍不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为更多的女性追求幸福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英美文学作品蕴藏着大量的人文素材,在语言表达方式、句法构成、语法规则等方面潜藏着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教育,引领学生用心体会作品中的世界,感悟和联想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书评,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反思;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播放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片,给学生以更有效、更直观的精神冲击,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充分剖析和挖掘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素材是促进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外语教学内容丰富、创新的结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体现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