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1106)
2019年7月,教育部在兰州大学举办了以“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为主题的第七场“1+1”新闻发布采访活动,会上介绍了国家及部分省份、高校保障贫困生顺利入学的政策措施及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其中教育部财务司赵建军副司长表示,我国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贫困生从入学前,入学时到入学后都有相应的经济资助政策。现阶段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大背景下、精准资助是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各高校也都将资助育人理念融入学生工作中,但对于贫困生的个性化帮扶还存在明显不足,呈现出重经济资助,轻心理疏导;重知识教育,轻素质能力培养;重面上普适性帮扶,轻生涯发展个性化指导等问题。
贫困生就业问题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检验,我们不仅要帮助贫困生在校学习生活好,更要帮助贫困生顺利走向社会,职业生涯发展得更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助育人,所以我们要关注贫困生,更要特别关注贫困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此外,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贫困生多心理压力大,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导致其在就业选择、就业机会获得、就业竞争等方面处于劣势[1]。因此,贫困生就业帮扶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环节。
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困境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困难,该文将从贫困生主体、贫困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企业四个维度分析,探究高校贫困生就业困境的形成原因。
高校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拮据,长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自身认识和定位不准确,经常自我否定,心理压力大;由于自卑心理部分学生还会产生过度自尊,性格孤僻,敏感脆弱,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人际关系紧张,有时还会引发矛盾冲突[2];因为迫切希望改变自身和家庭经济现状,他们过多关注自我,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一味苦学知识,同时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们多勤工俭学,课余时间很少参与学校及社会活动,缺乏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加之长期脱离集体,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此外,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没有综合考量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等因素,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往往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和自身能力范畴,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又或是在就业碰壁时产生消极心理,坐等“分配”,盲目就业。
贫困生家庭以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为骄傲,希望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结束贫困的代际传递,所以家长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孩子学习成绩上,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快乐成长,家长经常性的学习提醒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产生认知偏差,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物质利益。此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忙于生计,很难腾出额外精力和资金支持孩子培养素质能力,这往往导致贫困生难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受到限制。这都局限了贫困生职业能力提升和择业面拓展,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找到一席之地。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层次丰富,覆盖面广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资助方面,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要求,从精准认定、精准管理、精准育人等方面开展高质量的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但在实际中常易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资助上,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工作投入还不够,特别是对于贫困生的就业与择业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误认为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扰,他们就可以完全融入学校和社会大家庭。此外部分高校不能够充分挖掘贫困生优良品质,没有关注贫困生实际需求,缺乏个性化全过程指导,导致贫困生无法准确定位自身需求,盲目跟风择业。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用人需求虽有提升,但用人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加之现代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成本往往开展快节奏的招聘,但此类简单的笔、面试招聘大多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品质,素质能力和价值取向等问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人。大多数贫困生因为性格内向,人际沟通等能力存在弱势,很难在这类招聘中脱颖而出;此外,就目前高校工作实际来看,社会企业参与高校育人程度还不够,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升。
上文我们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困境的形成原因,现针对以上四方面探析高校贫困生就业困境的解决办法及具体对策。
在现阶段以“奖、贷、助、补、减”为核心的经济资助环境下,要通过系列教育引导,让贫困生明白国家和高校给予大力经济资助是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更是为了“助贫困生自助”,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知识和实践锻炼,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不希望他们因为经济资助产生依赖心理,坐等“分配”,又或是因为自卑心理,消极生活。所以高校要强化贫困生主体意识,转变贫困生思想观念,贫困不是他们的固有标签更不是他们享受“特权”的保护伞,只有变被动等待资助为主动出击自助,才能真正地摆脱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和能力困难,实现个人高质量发展,最终帮助整个家庭脱离贫困。具体来说可以引导贫困生制定适宜的生涯发展规划,鼓励贫困生充分挖掘自身优良品质和爱好特长,在学业之余有针对性的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结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
在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定期与贫困生父母交流时可以重点引导父母关注孩子在校发展和成长,了解平日父母与孩子沟通内容,帮助父母改善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主动鼓励和支持孩子成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家访活动,实地走访贫困生家庭,面对面与家长沟通,或定期开展线上家长会,通过丰富的主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培养,给予孩子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爱,缓解贫困生来源于家庭的压力和焦虑,疏通贫困生因与家人沟通不当产生的心理郁结,帮助贫困生更加从容的开展校园学习生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贫困生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不能仅仅开展面向全部困难学生的普适性资助帮扶,更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此外资助育人工作切忌仅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经济资助工作任务,而要将资助育人工作贯穿贫困生在校全过程,特别是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引领,面向贫困生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诚信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同时关注贫困生的生涯发展能力和就业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帮扶活动,如组织系列专题培训,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定向发布招聘信息,召开专场招聘会等。
一是用人单位提前参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定向点对点通过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对在校贫困生予以成长帮扶; 二是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践岗位等,为贫困生提供更多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机会;三是不用有色眼镜歧视贫困生,部分岗位针对贫困准毕业生定向招聘,同时在招聘中充分考虑贫困生认真、踏实、勤劳等优良品质,有重点的优先录用等。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时,需要因材施教,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精准指导与帮扶,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资助育人,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落实好国家“精准扶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