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秋玲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的高校中起步较晚,所以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实践上更是大多只停留在书本理论上,没有付出真正的行动。教师在教学时也往往采取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即便是在理论知识上也注重宏观概述而缺乏对实际操作的帮助,使得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匮乏、视野比较狭窄,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兴趣需要。此外,很多高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创新创业的动机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就很难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意识和勇气。
受传统理念影响,理论学习依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中的主要模式,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新媒体时期,如果不改变教学观念,就很难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中得到较好的成果。同时,不同高校对创新创业这个概念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实际建设有特色和有针对性的安排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更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甚至有的教师则将参加科技比赛、社团活动当做是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高校推行的是素质教育,然而衡量学校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依旧是升学率,这也导致学校依然格外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创新创业素养培养的重视。因为受课程评价标准的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难度很大,这样就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影响创新创业实际效果。
学生在创新创业咨询上,往往得不到专业咨询队伍的帮助,只是寻求辅导员和科任老师的帮忙,但是大部分辅导员和教师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就不可能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遇到创业难题时也无法及时获得专业老师的解答和指导,导致在半路上丧失对创业的信心而选择放弃。
第一新媒体利用其海量的信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更新学生的创业理念,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拓展学习,学到更多有用的有针对性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获取更多国内外创业信息形成课堂案例,并将这些创业案例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第二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接收各种信息,教师也可以在朋友圈、微博发布和创新创业有关的动态和案例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灌输,形成创新创业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利用新媒体打造专业的共享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分享资源,还能借助平台找到志趣相投的创业团队,一起探讨创业难题等。
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要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创新创业的知识以及创新创业的品质和能力,而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开发双创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所以在利用新媒体服务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可按照以下思路开展:
新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且新媒体传播具有速度快、传播面广、更新快的特点,利用新媒体平台可及时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政策、理念等,并及时将这些理念、知识传达给学生。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公众号、网站等,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学习,能学到更多更有利于学生个人实际的内容。其次,教师利用互联网获取国内外的创业信息、案例等,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创业相关的知识,也帮助他们树立创新创业的信心、坚定创业的信念,使他们能够从案例中获得启发。此外,利用新媒体对新闻中出现的成功企业进行分析,使大学生树立起创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危机的意识,为之后创业奠定理论基础。
新媒体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正好可以利用大学生课余的碎片时间,利用微博微信、APP 等接收各类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讯息。比如教师可在自己的微博、朋友圈等发布一些和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案例等,满足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创业思想。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开展针对性教育,比如可以将商业谈判技巧、新创企业风险防范等有关的知识整理成小短文,利用好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开展碎片化阅读,将创业有关的知识传达给有需要的学生。
新媒体具有共享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共享专业型平台,使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在平台上分享心得和资源,并借助该平台找到团队、共同探讨创业相关问题,能有效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时利用信息化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教师也可以远程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可尝试校内创业人力资源的整合,建设创业人才数据库。
互联网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在新时期,多媒体的出现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效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样。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资料,并以图片、文字、视音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也营造了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更愿意主动去了解创新创业有关知识,纠正他们过去错误的思想,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高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和媒介素养,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呈现。在课堂教学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现代教育环境中。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信息对于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网络信息也影响着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将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纳入到考核中,在创新创业教育试卷中加入和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判断分析能力有关的题目,考核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将新媒体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中,也是为更好地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提供科学依据,这样在教学设计时才能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综上,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只有正确利用新媒体才能有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而教师只有合理利用新媒体展开创新创业教学,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选择有价值的利于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