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2019-03-22 05:39:02杨欣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5期

杨欣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把促进产业集群发育发展确定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举措

西部地区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扩大我国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强化对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认识,将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将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也列入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计划中,为产业集群提供更多支持与更大发展空间。

二、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计划

借鉴东部发达地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以制造业为中心,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要任务,根据西部地区的优势以及特色之处,从而制定并实施发展产业集群的计划,例如,制造航空装置、制造汽车零件、制造专用设备、能源和化工等。在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发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社会相关组织的力量,积极筹集大量的资金、人才、市场渠道、品牌推广、服务等要素,并逐步向主要经济地带集聚。

三、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应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大战略下,将培养其创新能力做为主要目的,加大对知识、科技的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由成本型逐步向创新型靠拢,需要做到:

加大西部地区内各个制造企业积极争创国家工程科研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科研中心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加快“三化”融合和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增强创新意识,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等集中纳入产业集群的创新范畴,从而打造出国际知名品牌。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需要:

第一,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具有强实力的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第二,加大企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引进有助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知名企业,充分展现出知名企业的示范引领以及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鼓励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走出去”。

五、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

加快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进一步强化我国在金融保险方面、信息服务方面、教育培训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效率,实现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加强渭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力度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衔接,能够有效拓宽产业集群产品的范围以及服务涉及的区域。

首先,加快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宁东至甜水堡段、银川至西安、西安至延安、延安至榆林、西安至十堰等高速铁路;加快渭北工业区连通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着重抓住渭北大横线、秦汉大道、西安—阎良城际铁路、临潼区以及阎良区轨道交通等重点路网工程的建设。

其次,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物流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陕西新丰区综合性物流园区的辐射能力,加快青海省多巴双寨等物流园区建设。

第三,积极鼓励多种力量兴办专业技术的培训机构,提高各个企业家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才的个人素质。

第四,建立创业辅导中心,解决企业创立初期阶段时,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进程。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属于十三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发展理念,《中国制造2025》要求“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生态的破坏,直接制约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步伐,应根据不同集群区域的地质、水源、能源以及环境等制定并实施相关标准,以此来提高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利用率。适时抓住时机,对小规模、装备陈旧、技术滞后、耗能高以及污染大的企业实行改造,使企业树立节能减排的观念,实行节能减排的示范性工程,如汽车方面、机械制造方面、建材方面等集群企业的节约。

加大企业研发清洁产品的力度,增加企业对清洁产品的投资支持。并积极鼓励西部地区各个集群企业遵循节约的理念,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管,逐步形成投入低、耗能低、排放低的发展方式。

七、提高产业集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实现利润、承担投资者和员工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这不只是产品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引导集群企业规范、合法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准则,建立诚信体系,形成彼此互相信任的友好环境,进一步提高集群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维护集群市场秩序,保护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要求,更是引导产业集群由重数量、速度、产值转向重质量、品牌,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

八、加大对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区内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第一,加强国家相关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获得资金支持。争取更多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和“一带一路”补助投资等的国家乃至世界银行、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和外国银行的资金,进一步确保渭北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第二,克服地方各级财政紧张,安排一定资金,设立诸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双创专项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满足集群内不同规模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集群投资,建立信用担保体系,重点解决产业集群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尤其是小微企业和双创企业,做好融资担保的服务工作。

九、打破行政垄断的局面

打破出现地区与部门出现的分割局面,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产生的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并推动其要素在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带领集群企业的主体,逐步形成规模大、实力强的集群企业,从而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为更好地完善纠纷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采用利益协调体系。提高对财务税收、金融投资方及人才等多方面的创新管理及培养的重视力度,强化各企业之间集聚及集群的发展程度。另外,将企业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知名企业或集团能够根据产业链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合理分配布局,进而促进各产业集群之间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具有特色、优势互补且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布局。

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中介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集群中中介机构以及一些准公共组织的积极作用以降低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品牌推广、信息获取等方面的成本。中介组织中的生产力、人才交流等中心共同组成集群网络交流平台,便于西部地区的各大集群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以这类平台的建设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