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一个新闻报道是否成功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如果使更多人了解并对此做出正确的看法,这就与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影响。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记者的思维方式也要不断的提升,也要时刻的为新闻报道的制作方向给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新闻的质量提升。
现如今,记者这个职业越来越多,竞争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在一个新闻事件刚刚出现时,大部分的记者都想在第一时间获取资料,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编写后进行传播,想让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此新闻并对背后的新闻团队进行关注。但往往就是这种记者的思维方式导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说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的资料永远都是正确的,恰恰在新闻记者以抢占先机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在新闻事件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会逐渐的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很有可能会在报道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此事件的理解与情感,使整个新闻事件报道的叙述都是根据新闻记者自身的理解与认知。在整个新闻事件一定会包含了很多复杂有意义的信息,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录与筛选。有些记者由于心急可能会在记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信息会丢失,也无法将它进行恢复,可能就会在阐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偏离主线,使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传递给了受众,使整个新闻事件为受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时间获取资料并进行快速的传播后,可能会在传播后发现信息不足够准确,想进行修改但已经传播却无法进行修改。很多的记者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在确定了目标后快速的确立了下一件事情,但这件事情发生错误时,就很难对自己错误的思维你方式进行修改。根据心理学家统计,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会带入私人感情,而顽固思想的人会将这份私人感情持续下去。新闻记者也是相同的,可能在报道某个新闻时,记者可能认为他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受众的观点,而记者本身就会可能认为他的观点代表着观众,那既然播出也是为了观众,自然而然就带入了自身的观点。而这种顽固的思想会使新闻事件的走向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新闻报道产生了错误的方向。
人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做,同样在归纳问题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归纳,但在归纳是也避免不了会出现错误的情况,可能会将一些问题归纳到别人身上。在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够了解事实的真相,或者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产生了错误,就会对被采访者的行为举止进行放大,而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这就是记者的个人行为,偏离了客观事实,以错误的归纳方法导致新闻报道传播大量的错误信息。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承担着社会上重要的一份责任,无论在采访什么事情都不能带入个人的情感,同时在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也要向受众传递有效的信息,而在制作新闻时不仅能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思想模式,还会影响到周边的社会环境。新闻记者在报道是可能他会产生错误的思维方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他们对新闻制作的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新闻记者一定要及时的改正自身的思维方式,加速转变新闻制作的方向,从而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要想高质量的完成新闻报道,首先,新闻记者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在工作中切忌带入个人情感,要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去进行采访,加强对自身的责任意识。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一定要及时的修正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确定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偏离主线,在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认知时,要不断的研究自己手中的素材与资料,以自己收集的资料为主,尽量减少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没说全或者说错的情况。坦白来讲,新闻记者一定反复检验自己在新闻制作中是否存在误差,是否在采访过程中存在抢占先机、带入情感、顽固的思想、错误的归纳等问题的出现,避免制作方向的偏离。
总而言之,优秀的记者,特别是新闻记者不仅需要良好的写作能力、采访能力、沟通能力、把控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制作方向。重点是牢记自身的原则,以客观工作的态度去报道每一个新闻,尽可能减少思维方式的误差。新闻记者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不断地提高,才会保障新闻报道的质量,但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提高,也是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受众感受、调查、研究、记录、积累等。如果记者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空间内,采访完编辑完就不管不顾,脱离了实际情况,远离了人民群众、缺乏与被采访者的沟通和受众的感受,仍旧采用自己的形式去对报道的新闻进行理解与认知,那么记者本身永远的不到有效的创新,因此,记者本身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还要仔细的研究调查新闻事件的背景,善于将新闻调查与受众的感觉融为一体,这样巧妙的方法记者才会更胜一筹,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向也越来越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