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2019-03-22 05:38余英龙张桂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心校园信息化

余英龙,张桂力

(西南石油大学网信中心,四川成都 610500)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机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广大学习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双一流建设计划、本科振兴、高教40 条、“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就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信息化最大的机遇。

1.1 外部因素

1.1.1 互联网接入提速降费

国家层面有望加大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有效投资力度。继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应用的便利性。以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做支撑的智慧校园建设,是推动西南石油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1.1.2 高校信息化的系统性变革尚未拉开较大差距

教育信息化2.0 的目标,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构建新时代教育的新生态,其核心是让信息化推动教育生态的变革。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2.0 建立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最新发展上(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社交网络等),国内各大高校对这些新技术也在探索当中,尚未产生较大的差距。因此对每一个高校来说,包括西南石油大学,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内部因素

1.2.1 人才结构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西南石油大学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门成立学校信息化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网信中心大力引进专业优秀人才,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信息化人才职称结构,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学校信息化工作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2.2 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视

学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在政策层面、经费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当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在于,在做好有限资源情况下,科学的分配,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2 学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2.1 教学生态的重构缺乏稳定持续的投入

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控制轻开放、重统一轻个性、重接受轻探究等现象,阻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生态的重构。重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形态、教学环境等方面缺乏稳定持续的投入。

2.2 学校现行的系统功能为中心和应用管理为中心的体制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

系统功能为中心和应用管理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化实现方式是成本低、效果差、持续性弱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主要体现就是,对原有体系的数字化。没有流程再造,管理重构。用户需求变化,系统不能灵活应变,导致的结果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成为干事创业绊脚石。系统功能为中心和应用管理为中心的体制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急需向服务为中心转变。

2.3 数字校园急需向智慧校园的转段升级

目前教育物理空间设计已到达瓶颈,如何实现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支持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打通教育装备与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思考的命题。此外,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智慧校园构建并应用,在接下来的布局中需要不断去探索。

2.4 教师进行教学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的动力不足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单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战场。由于高生师比、教师科研、等客观压力,导致教师进行教学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的动力不足。教师有进行有进行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意识、但是行动力弱、又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有就是政策支持不够,在一些制度层面的自由度不够。

3 教育信息化的应对策略

3.1 重塑新时代高等教育生态体系

3.1.1 变革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通过课堂提问和考试等手段获取学生学习状态。变革首先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教与学的比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开放,个性化和探究性学习,尤其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

3.1.2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变得尤为必要,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正面效果。相反,则会使得课堂教与学效益下降。

3.1.3 转换师生课堂角色

新生态课堂中,教师负责整合资源,设计教学,构建知识,组织课堂,协调课堂关系等任务,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学生的才是主角,合理改变课堂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3.1.4 构建互动教学环境

课堂生态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构建互动的教与学的环境很重要。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载体,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参与课堂交互,互相帮助,协作创新,共同进步。同时要注意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查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3.1.5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变化不够丰富。新生态课堂就应该采用因境而变的教学方法。教师需根据大纲整体目标结合具体某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差异,学习氛围等情况合理改变教学方法。

3.1.6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得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进行互评;其次建立多元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创新能力的评价;第三,采用多元评价形式,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

3.2 系统功能为中心和应用管理为中心统一向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以服务为中心就是要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同,尽一切努力实现应尽职责。对外来讲,就是要围绕服务的对象开展教学信息化工作,审视我们的理念、战略、价值观、制度等。对内来讲,这是倡导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创造,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劳动成果。网信中心负责起草并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推广信息化成果,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负责校园网及各大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服务,保障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网信中心定位于服务部门,本着始终保持以服务广大师生为中心这样的发展理念,促使中心发展不断向师生的更好使用体验靠近。

3.3 智慧校园建设策略

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缘于网络应用技术,智慧校园建设则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层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库服务器;支撑平台层包括统一接口、支撑平台、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数据交换;应用平台层归结成四类,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最后是对接用户的应用终端。

3.4 大力推动以课堂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创新

3.4.1 上级主管部门层面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有效促进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的课堂创新,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仅仅是硬件评估,更重要的是学校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2) 将教师信息化水平列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来促进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开发能力。

3.4.2 学校层面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学校领导要改变观念,长远考虑。学校还应该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特色化信息资源,使教育信息化落到实处。同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将信息化创新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3.4.3 教师层面

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的实践者是教师,他们才是最终的执行者。广大教师也需要转变思想,适应新时代步伐。要积极参与各类信息化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竞赛,增强改革意识、变革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让我们的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中心校园信息化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