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楠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高度的重视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从国家层面来看,通过这次高职扩招,可以大力提升国家人力资源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高教强国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高技能人才。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熟练工人、技工和工程师是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但是这些人才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在人才“供给端”加以改革完善,从而改善我国高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这一严峻状况,而高职扩招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解决方案。
高职扩招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以前都想去大学进行深造,现在多了一条出路、一种选择,中职学生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与选择,个人发展道路更宽,能够实现更好的就业,创业的成功概率也更大,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更多,个人发展方向与目标得到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人员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更优质就业创业,就业创业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高职扩招以后,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改变,人力资源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高素质人才数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不同产业培养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
高职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职生源组成,十分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同时倒逼高职教育创新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评价机制,切实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约790 万人,入学率约48.1%,随着今年高职扩招政策的推行,今年的高校入学率预计会超过50%,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大步迈进。今年国家提出的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的计划,更是进一步助推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2.1.1 目前“职业教育不如大学教育”的传统理念仍然根深蒂固
碍于面子和社会舆论,有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抱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目前,大学招生录取工作过后才是高职招生录取工作,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高职不如大学”的印象,这种想象长期以来一直制约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应届高中学生90%选择上大学深造,仅有大约10%的高中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深造,高职院校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1.2 职业教育的上升空间有限
目前,高职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最顶端,除少部分的“3+2”专本贯通培养计划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只能通过专升本这种方式获得学历提升,学历提升这方面受限制大大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全国的高职院校专业与本科层次的对接仍需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进一步深造现状值得我们深思。
2.1.3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壁垒依然存在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学历限制造成职教生参加招考受限。2019年山东省省直招考公务员254 人,其中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的229 人,专科(高职)学历的仅有25 人,占比不足10%。2019年国家公务员天津市招考公务员共计195 人,但是最低学历都是本科,专科及高职学历没有资格报名,大专(高职)学历毕业学生参加公务员招考受限明显。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招考对学历的要求算是比较松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岗位1 814 个、人数2 572 人,大专及以下学历岗位532 个额、人数898 人,分别占比也仅仅为22.6%、25.8%。大专及高职学历毕业学生公务员招考受限这一现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招生。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但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在政策、法律、财政、税务等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扩招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尽管企业普遍认为高职扩招、职工上学是一件利好事情,但在组织员工报考时仍倾向于能尽快获益的短期培训或拓展训练等,对职工的学历提升支持力度不足,对于校企深度合作、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热度不够。
尽管国家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但是相比于“双一流”高校、国家示范高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来讲,国家对普通高职院校的政策、资金投入扶持力度仍显不足。另外,今年高职扩招的生源主体退役军人、农民工、农民,其中一大部分生源主体可能已经结婚成家,还要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任,但是目前的资助政策尚不能实现对新型高职生源学费减免的全覆盖,部分生源主体参加高职教育的客观条件受到限制。目前政策规定退役士兵可享受免学费、住宿费等优惠政策,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生源主体进入高职院校深造,按照我国现行的资助政策,也只能覆盖大约20%的生源,80%的生源需要自己承担高职教育的费用。因此,在高职招生宣传过程中,仍有部分农民和下岗职工虽有意愿进入高职深造,但是由于费用的问题放弃报考。
(1)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拓宽技能人才学历提升通道,积极取消高职毕业生就业限制,从根本上转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固有印象。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衡量标准,打破“唯学历论”怪圈,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提高教师技能标准,推进高职教育实现扩量提质内涵式发展。
(2)国家要探索设立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根据企业在提供师资、培训、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投入程度进行分阶税收减免,减轻企业的顾虑,真正让企业从自身发展方面提升帮助职工参加高职深造的积极性,切实达到职工接受教育、我国人口素质得到提升、工业企业获得良好收益的多赢局面。
(3)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普通高职院校加强财政倾斜,加大对普通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进入高职院校,切实助力高职院校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