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智能工具应用研究

2019-03-22 05:39:02鱼亚洲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5期

鱼亚洲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随着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呈现出人口密度大、资源富集程度高的商业及生活经济圈,但这些地方也是风险及危机更容易爆发的区域。这种聚集发展的情况,给城市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难以估测的威胁。同时通过对以往突发事件处理结果来看,整体应急机制还存在着“信息共享不畅通、协作沟通不完善”等问题[1]。对目前城市发展过程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在2018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国务院为提高社会应急实力,组建了应急管理部。

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在于对人、财、物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通过目前互联网兴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尽可能的挖掘数据所带来的宝贵资源,通过数据来分析管理、通过数据来进行决策,是应对公共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的新举措[2]。大数据给城市管理过程信息处理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处理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搜索、分析和深度挖掘对城市中可能出现的公众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跟踪响应,并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各部门的协同治理[3]。因此,在城市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智能工具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决策,有助于提升政府在处理公共事件过程的能力。

一、城市公共事件新特征

城市突发事件产生的要素较多,包括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交通安全事件、社会群体性治安事件、公共卫生疫情等公众事件。其组成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危机转变成突发事件,可能产生新的事件,并与新的事件关联,因此进一步加重了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使得对事件的控制更难。

(一)人口聚集及流动性强

依靠更为优质的商业、教育、居住环境及更良好的社会资源,城市吸引大量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农村务工人员及县级郊居民加入,并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及娱乐交流中心,城市逐渐扩张并发展[4]。高度集中的人口密度虽然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助力,但也陷入了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诸如交通事故、传染性疾病暴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犯罪率增多等。

(二)灾害事件威胁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各类工厂等依托城市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了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威胁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因素。对土地、森林、淡水资源、矿产等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失衡,引发了例如地震、泥石流、洪水、地陷、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灾害。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远远超过对环境保护的治理。

(三)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社会财富不断的积累,GDP 高速的增长,使得社会财富不断的快速聚集,通过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运行,少部分人获取了大量的财富。贫富差异日渐增大,对社会财富、权利、紧缺资源的获取也逐渐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两极分化的社会形态,将会更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发展过程的动态稳定性[5]。

二、大数据时代协同治理

(一)数据的全面分析

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以单一元素服从集合、部分数据服从整体数据为指导,实现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危机处理部门之间能形成整体性的运行。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或个别部门来进行应急处理,无法满足现阶段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各部门之间协同治理,重新审视对应急事件与应急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的全面分析和处理,并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

(二)大数据共享

在面对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时首先需要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这是信息能实现准确分析和共享的前提。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所涉及的交通、气象、医疗、公安、质量监督等部门,都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和筛选,并将数据传输给信息处理部门,降低数据录入和分析的错判率。通过互联网加强社会民情的数据采集分析,通过各类监测设备对城市发展过程气候、空气质量等进行数据收集,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观测系统。

(三)智能分析及预测

但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决策者在短时间来应对一系列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危机应对方案。决策者制定的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受获取信息的影响,为提高应急处理管理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近年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的系统逐渐被研发和设计出来,这类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主要基于数学分析模型及数学算法,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快速的分析和处理获取的大量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指导。这些数据从获取端口传输而来,并存放于数据仓库内,通过数据处理和挖掘层的进一步处理,挖掘出数据的重要价值并进行直观的体现。

三、智能工具应用对策

城市应急信息关系平台为现阶段能实现这一智能化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决策分析工具,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综合分析等重要功能,能更为科学和准确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这一平台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且复杂的信息系统,涵盖社会方方面面,不仅需要获取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还需要建立数据库的信息标准,并建立一支完善的技术人才队伍。

加快建立信息资源体系,获取社会诸多领域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筛选和处理,是实现大数据信息平台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后期数据处理的结果。在数据资源的获取过程建议:原始数据获取要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可靠性;数据资源要实时共享,并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实现对数据的多维度分析,为跨部门协作分析建立基础。

建设大数据分析应急智能工具管理平台,整合分析各个部门之间获取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云处理,促进信息之间的交互和业务的构建。基于此需求,该平台整体结构层自上而下设计为:感知层;数据获取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及决策层。

平台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分析处理技术,为实现多部门、跨领域、协同共享提供新的服务模式。通过对各类动态信息的收集汇总,经过信息的同意处理和管理,并进行及时共享,提供隐患排查、各类业务的监督、舆论导向的引导等,并实现突发实现的快速响应。

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研究领域,需要开展基础技术的研究,提升应急管理平台智能工具自主技术掌握和应用,围绕数据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及云处理技术,开展数据科学方面的研究。在网络技术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加以深入研究,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集成应用,并重点支持大数据技术在诸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件与环境突发事件等领域的应用[6]。

四、结语

通过大数据时代信息智能工具的研发和应用,给城市的发展和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更大的帮助,不仅仅有利于政府对社会信息的全面掌控,更有利于对公共危机、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和管理,极大的提高各部门直接的协作能力。

应急处理整合了多个部门,也需要更加系统的和全面的实现统筹管理,建立各类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一制度的正确实施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