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准
(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大众传媒所提供给受众的新闻信息总量是有限的,而在软性新闻不断增多,硬性减少的情况下,则意味着大众传媒进入了娱乐化发展阶段。其具体是指大众传媒将更多的版面、资源从重大社会、国家事务中转移到了娱乐明星的日常生活、花边新闻以及犯罪新闻当中。同时,针对科研成果、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新闻的数量和占比却持续减少。即便是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新闻内容涉及重大事件,但往往也会将侧重点集中在吸引受众眼球的方面,忽视了对于新闻内涵以及深度的挖掘,过于追求新闻的轰动效果。娱乐化新闻播报模式肆意横行,其不仅局限在娱乐版块,更从政治新闻等具有一定的严肃性的新闻版块中有所体现,如选材娱乐化、创作加工娱乐化等。
在大众传媒娱乐化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明显下降。由于大众传媒是现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而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同时,过于追求娱乐化则意味着大众传媒趋向于庸俗化的角度持续发展,大学生在获取大量的庸俗信息之后,其审美情趣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最后,若过分强调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其他功能则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在这种传媒环境下成长,其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误导。
从大众传媒的发展角度来看,国家对大众传媒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管理模式,大众传媒的自主经营性较强。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大众传媒不仅要代表政府部门发表言论,更要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因如此,为达到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的目的,大众传媒逐渐倾向于娱乐化发展,而国家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念则相应地从数量及占比中得到了减少。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中,社会对于大众传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作用,实现主流价值观念以及正确道德评判标准的传播和引领。若想真正做到明确道德评判标准,大众传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基于法律的角度出发。法律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基础途径,也是体现法制社会的根本所在。在对社会事件进行评价时,大众传媒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出发,确保评价内容与我国的宪法要求和规定相一致。二是需要充分体现媒体的职业特点。从某种角度来看,不同的评判角度取决于评判主体的立场,大众传媒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从客观的角度给予评价。三是与社会道德标准保持一致。社会道德标准是建立评判标准的基础前提,任何大众传媒的评判角度均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标准的范畴。
法律法规是在道德基础上建立而来的延伸品,但是约束力却是道德所不具备的。随着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且考虑到大众传媒对于经济效益的基本需求,仅从道德角度对大众传媒进行约束显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很难达到预期的约束效果。因此,国家方面需要不断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将对于大众传媒的软性约束转变为强制性约束,从而达到改变我国传媒行业整体风貌的目的。从法律的现状来看,针对大众传媒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问题,且缺少完善的约束体系。早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新闻法的想法就已经在社会当中流传开来,但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至今没有得到落实,立法部门仅仅是在个别条例中所有提及,整体完善程度不足,且不够系统、全面。随着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愈发明显的今天,针对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广电总局频繁地发布限娱令即可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从某种角度来看,限娱令可以视为正式法律法规颁布前的一种雏形。法律法规的颁布是为了净化我国的传媒行业,确保其所弘扬、宣传的价值观念正确。
要想从根本上形成对于大众传媒的有效约束和管理,不仅要借助外部法律的目的,更要充分重视大众媒体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我监督来实现传播内容的调整。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多数的媒体缺乏职业道德精神和自我监管能力,且多数媒体往往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均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鉴于这种现状,在加强媒体自我监督管理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工作:一是细化现有的媒体自律规定,如《职业道德准则》《自律公约》等。此类自律规定所能够发挥的实际作用相对较小,且多数仅仅局限在形式方面,其对于大众媒体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细化自律规定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对于其执行效果的监督。二是吸纳欧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对于大众媒体的约束管理,其所采取的措施为媒体评议制度。在媒体评议制度的核心理念当中,媒体人的自律是日常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媒体内部会定期进行评议会议,分析自身的言行举止,纠正错误。从某种角度来看,评议会议即为自律活动的一种模式,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能够切实提高大众传媒的自律效果。与欧美等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协会却并未给予媒体人足够的价值引导,且在我国大众传媒自律性不足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大众传媒行业向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途径及渠道不断增多的背景之下,多元化的文化思维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文化内容。在这种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首先,在选择思想政治教师时,高校方面需要严格地进行把控,只有具备出色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以及政治认识的教师才能够满足就职需求。同时,高校方面需要定期对思想政治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及考核,并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思想政治教师在严格的环境中不断追求自我提高和自我进步。其次,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时,教师需要始终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走入到思想政治课堂当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传媒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某种角度来看,高校在社会当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独立性,而校园媒体在这种环境下则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不具备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寻求教育模式和方式层面的创新,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现代大学生是在大众传媒影响下而成长的,其习惯于通过大众传媒去获取信息,去树立自己的价值理念,去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因此,校园媒体需要基于大学生现状的视角开展工作,从商业的角度去进行校园媒体建设,并借助校园媒体的天然优势,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园媒体的关注程度,实现对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削弱。
综合来看,大众传媒娱乐化一种成为了传媒行业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尽管娱乐化发展可以为大众传媒切实创造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娱乐化的弊端却会直接导致大众传媒的权威性下降,且会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大众传媒以及高校需要正确看待这一客观事实,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众传媒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价值,帮助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