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景
南丹县六寨中学 广西河池 547200
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共同构成了物理理论。物理规律是物理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必然性。中学物理规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实验,并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师就需要创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总结和分析出规律[1]。
物理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物理规律是一种客观规律,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之间和物理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是物理概念之间必然性的反映;物理规律具有相似性和适用条件的限制,任何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都受到一定的范围和条件的制约。根据物理规律的这些特点,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准确,另一方面,还要对相似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加深他们的理解避免混淆
物理规律是客观规律的一种。而客观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的规律,都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旦脱离这些适用范围和条件,这些物理规律都不会成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深刻理解客观条件是物理规律成立的先决条件。比如,能量守衡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守衡是指在“系统之间”的守衡,而这“守衡”的客观条件,就是要在一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而一旦条件变化,则结论随之改变:“孤立系统”的条件下,总能量保持不变。由两个或多个系统转变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则结论不再是“传递”和“转换”,变成了“不变”。
学习物理规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物理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对物理规律的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物理学规律。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物理规律,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这样,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将物理规律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规律的发现,离不开逻辑推理:通过对实验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归纳推理得出实验规律;通过对物理事实进行逻辑推理,得到理想规律;通过对已有的物理规律进行推导得到新的物理规律[2]。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物理规律本身的发现规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进行理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有目的地对物理规律进行学习。
物理规律是客观规律,受到客观条件和适用范围的限制,任何物理规律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先决条件之下的结论,一旦条件变化,则结论也将随之变化或结论不再成立。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所选的习题应有针对性,尽量选取那些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习题,并对解题方式和技巧进行讲解。同时,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多思考、多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物理规律运用到实践之中。
针对测验的结果,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析,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牢固,对哪些物理规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等等。通过定时的测验,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经过分析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综上所述,物理规律的教学,应当遵循其本身固有的规律,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老师应通过让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的理解,逐步让学生总结和理解物理规律,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最终通过适当的练习和总结分析,熟练掌握这些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