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明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 广东广州 510900
短跑教学是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强精神与拼搏意识的重要体育教学内容。而短跑是田径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教学中存在田径教学的枯燥乏味的特点,不少体育教师在开展短跑教学时,没有充分立足于创新改革的精神来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导致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短跑是比较典型的速度类田径运动项目,在短跑训练中,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这是提高学生短跑成绩,并促进学生人体运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短跑教学中,若是教师要改进短跑教学过程,提高短跑教学效果,则可先从提高学生短跑速度这个方面入手。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在他们不得不面临较重的学习压力时,体育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缓解学生的压抑情绪,并且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而短跑教学无疑为这一教学目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1]。
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短跑速度,并且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教师可以在短跑教学中对学生的速度能力和素质发展进行合理的定位,也就是为学生的短跑训练制定相适应的训练目标。比如教师可开展小步跑与后蹬跑等简单的短跑训练项目,当学生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定距离的反复加速跑步、短距离加速跑步以及接力跑等等训练,有利于合理地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
在以往的高中短跑教学中,不少学生都存在短跑动作不规范的问题。这会影响到短跑教学效果,也不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好正确的短跑姿势,而且这会影响到学生的短跑成绩。因此,在新时期的高中体育短跑教学中,教师要从改进学生的短跑动作入手,帮助学生纠正其存在问题的跑姿,提高学生的短跑技术水平。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视频,通过运动员的模范作用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动作,如摆动腿前伸扒地、有力后蹬、腿的折叠等等一系列的重要技术动作。为了让学生完全看清运动员在一瞬间的技术动作,教师可以降低播放速度,又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暂停,让学生可以获得启发,反省自己的错误动作,渐渐帮助学生改进短跑动作,并且渐渐形成正确的短跑姿势。
而在实际训练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学生的短跑技术动作,比如小步跑、车轮跑、高抬腿跑等等跑步练习方式,让学生渐渐掌握好规范的短跑技术动作[2]。教师要特别注重抓好学生各个短跑阶段的技术动作,例如教师在学生起跑的时候,加强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行动能力等相关训练;在途中跑阶段,可以加强学生途中跑时的身体重心、跑步幅度、跑步频数、周期性后蹬动作、腿的折叠动作、身体协调摆臂动作等等;在冲刺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保持身体平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好撞压线的规范技术动作,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短跑训练质量。
教师要注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引进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短跑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有效提高短跑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比如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体验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短跑训练体验感,让学生通过身体来感受短跑训练中发生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波浪型的短跑训练方式,也就是先让学生以慢速度进行跑步,再以快速度进行跑步,在一段距离之后再进行慢跑。在这个慢跑-快跑-慢跑的交替式波浪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的身体可以得到良好的自我调节,这是一种科学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
又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竞赛式的短跑教学活动,也就是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跑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进来的积极性,并且可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为了让学生在接力跑的过程中完成短跑训练目标,要求教师合理地设置接力赛的跑步距离,并且让学生掌握好正确的接棒动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有效利用团队的力量来突破难关,抵达终点。这一教学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短跑技能和短跑速度,还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教师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比如让两个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在游戏的过程中,其中一名学生要身背跳绳向前跑动,而另一名学生则需要抓住这一跳绳的另一端,并且在后面被动牵拉。前面一位学生的短跑距离达到30m时,则进行加速跑,再跑到15m时,后面那位学生要松开跳绳,让前面那位学生根据向前的惯性再跑20m。这一游戏过程用时最短的小组可以获胜,有利于增强短跑训练的趣味性,还能避免学生出现身体后仰的错误动作,并增强学生的后蹬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大其摆臂幅度与摆臂力量。
总而言之,高中短跑教学是比较重要的田径教学组成部分,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多个方面改进短跑教学过程,切实提高短跑教学的实效性。